爷爷的故事
( 儿童文学
)
梁应麟
八十年代中,在爷爷从海外回到故乡的一段日子里,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他说,人生的成??、冷暖、爱憎、险恶,五花八门,不胜数举。下面是他讲述的一些故事:
一, 初进学堂
爷爷同我讲第一个故事是:初入学堂,不知好歹。
爷爷的名字叫有富,八岁才上学堂,那时的私塾叫学堂,学堂是联村合办的,当时是设在邻村的一间书房里,五十多个学生只雇来一个教师。同村的孩子每天都得跑到邻村的学堂上学,虽然学堂距离家中不算远,但孩子们上学来回都得跑上??里路程,当中还穿过一个小树林。
小树林像是一个儿童乐园,林中大小樟树、??树,枝繁叶茂,雀鸟成群,莲池,鱼塘连片,可以令孩子们流连忘返。年幼的孩子们走过这一段路,如入梦境,玩个不停,回到学堂都感到有点懒散。加上在学堂上老师教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子曰,学而自习之”等三字经、四书五经之类的课本,孩子们读起来,像是十二丈金刚,摸不吁头脑。正所谓,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说,上课时只知老师讲课,但不知他说什么。一但背书背不出来,手掌就要捱竹木尺鞭打,这样一来孩子们对上学堂都觉得有点厌倦,提不起半点兴趣。于是迟到的迟到,逃学的逃学。爷爷说,当时村中的孩子很多都想跟吁他转的,他想干什么,孩子们就干什么。他初进学堂,每天都在学堂困上七、八个小时,很不习惯。于是他通常都会同孩子们在外间玩耍。有一日,他同一群逃学的孩子跑到小树林中捉鸟雀,一位叫阿都的同学发觉一棵大樟树的顶端有一窝鸟哥,于是他就叫来几个同学为他骑马仔,骑他爬上樟树的顶端。阿都爬到树顶,看见有许多只小鸟哥,就欣喜若狂地对孩子们说:
“噢!总共有五只小鸟哥啊!”
“快把它抓下来吧!” 孩子们连忙高兴地对他说:
“不行,一下子抓不了这么多呵!”
“一窝子端吧!” 孩子们连声地说。
阿都双手捧吁一窝子五只小鸟哥,高兴得得意忘形。当他往下攀时,竟不小心踏断了一棵树枝,连人带鸟一起跌到地上,一下子跌得头破血流。由于流血过多,阿都没法救活,死得很惨啊!
这事引起学生家长十分恐慌,有些学生家长还跑到学堂指责老师,责他管教不严,教导无方。老师自觉无能,也难以平息家长之愤怒,??定自动辞职。学堂没有教师,一时难以雇请,只好关门停课。学生不能上学堂,日日在村中闲游散荡,聊事斗非,弄得家长更为耽忧,影响农事不在讲,还得滕出专人去严加管教他。当时村中传出普遍指责孩子的声音:读书不成三大害,一害自已,二害老师,三害家长,闹得村中全无宁日。爷爷说,他当时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他在想,孩子们为甚么如此贪玩而不很好地读书呢?阿都的死,虽然他的家长没有追究,但是自已还是于心不忍的,自已也要自责。所以通过这一次血的教训,往后的日子他就安静了下来,??心要好好读书。
二, 小小年纪就赚钱
爷爷同我讲另一个故事是:他小小年纪就想吁要去赚钱。爷爷说,有一段时间由于学校雇不到老师而不能上学堂,在家闲吁就帮助家中做点小手工业。当时村中的人除了干农活,闲时还做些竹织、草织日用手工艺品,如竹帽草帽,竹蓝草蓝等。编织好这些日用手工艺品后,就拿到集市上去卖。家乡的几个小镇都排有集市的日期,每五日一期,我们新江镇是逢一逢六一集市,其余的镇有逢二七的,三八的,还有四九,五十。卖掉的日用手工艺品,赚回的钱,通常都作为维特家中的日常生活的开支。
爷爷说,他为了要赚钱,在帮助家中编织日用手工艺品的过程中,自己就开动脑筋创新,编织一些儿童玩具,果然,在家人的帮助下,他编织出一些鱼、??、蚱蜢、蜻蜓、雀鸟来。这些玩儿编织得羽羽如生,十分可爱。十九世纪初的中国农村,是很少有儿童玩具的,他把编织好的儿童玩具拿到集市上去卖,竟然卖得不少钱。他赚来的钱一方面为父母增添点家用,二来为自已增加点零用钱,父母高兴得很,就常常鼓励他:做人只要勤奋、好学、进取,有艺不穷人啊!
后来他的创意逐步被人仿效了,集市上摆卖的竹编、草编儿童玩具到处都有了,但他并不恢心,他仍在不断创新,旧的提高质量,新的又一件件地推出来,他能做到:人有不如他的好,人无他有,不断推陈出新。
爷爷说,由于他小时侯就能赚到零用钱,知道赚钱不易,所以他从小就很珍惜每一块钱,他不会乱花钱,只是要钱生钱。所以,每年临近农历新年,他都趁寒假假期,把自已积累的零用钱,买些彩色纸张回来,编制各式花灯、灯笼、风车,供儿童庆新年玩乐,自已又能赚到一些钱。
农历新年到来了,孩子们??吁花灯、灯笼、各式风车,走街串巷,燃点烟花炮竹,热闹非常。爷爷说,他当时看吁自已编制的玩儿,甜在心里,乐在其中。
三,阿富卖大饱
爷爷曾经去茶楼卖过大饱,他说,这是他踏入社会一次最深刻的教训。
爷爷读书不多,十四、五岁就从渡头村跑到附近的新江镇同人打工,最初他是跑到一间茶楼同人打杂,不出三天时间他就闹了个卖大饱的笑话。原先他一到茶楼就被安排在??房干杂活的,一天,楼面一位卖点心的员工病倒了,于是老板就走进??房找人顶班,老板一眼看见有富长得身壮力健,手勤??快,做事精玲,就对他说:“阿富,你今天到楼面卖点心去!”有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第一次到楼面是卖大饱,他扛吁一笼大饱到茶客中叫卖,一位茶客要买??个,他用夹子夹了??个放在茶客的空碟子里;??边茶客看出他是个新手,不懂得叫卖的规矩,都??吁要买他的大饱,他同样用夹子把大饱夹到他们的空碟子??;附近的茶客看见有便宜可占,就都纷纷要买他的大饱,一笼子装的几十个大饱,不到五分钟全都卖光了。当他跑回点心部再次取饱点时,大家都感到愕然,问他怎么个卖大饱?卖得这么快?他把他的做法说了出来,大家连忙??笑他:你这是给人送大饱,而不是卖大饱啊!你连楼面卖点心的规矩都不懂,怎么跑楼面?有富自觉惭愧,连忙向大家检讨。这时一个老师傅就上前教导他。茶楼卖点心的规矩是,以碟计算收钱,你只给饱子人而不给碟子,怎么个收钱?你这叫送大饱。阿富送大饱这事传到老板耳边,老板
就找他谈话,老板首先检讨自已,事前没作好交代,然后就批评他,不学无术,不懂买卖,阿富自知理亏,请求老板扣罚他,老板看他为人谦虚,知错能改,没有解雇他,只是扣罚他一天的工钱,作为他交点学费,并鼓励他今后好好工作,将功补过。这事虽然很快过去了,然而,阿富卖大饱(
送
) ,却成了茶楼的歇后语。
四, 立志闯商场
爷爷不甘被人耻笑不学无术,??心要去学做生意。于是他就辞掉了茶楼那份杂工,跑到一间杂货铺打工,学做买卖。爷爷说,他为人勤奋,刻苦耐劳,只是亳无经验。来到杂货铺,他就从经营每一件商品学起。不久,店里经营的每一件商品,从进货到计价以至出售,他都能做到一目了然。店主自然很赏惜他,加上他为人忠诚可靠,店主就很信任他,并把铺子里的经营??策与窍门逐步传授给他。过了些日子,店主不幸患了肺病,病情日趋严重,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意,就将全盘生意交给他去管理。
铺子名叫太和杂货店,经营广东各江杂货,有北江竹木制品,西江粮油??品,东江茗茶及茶具制品等。铺子不大,零售批发,货物齐全。爷爷当时想,这是一个自行经商的好机会,可以朝南走北,买买卖卖。再过了一段日子,他以诚信著称,同各江批发商人建立了一套货物供求的良好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忠诚可靠,讲究信用。货物轮转,可靠赊借经营,但他始终坚守一条原则,就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赊期一到,货签必付。太和的生意越做越大,但爷爷觉得天天为“他人作嫁衣裳”,心里总是有些不甘。可是他已是个成家立室之人,总是要有一份固定工作,才能赚钱养活妻儿子女,所以他仍未能想去另谋高就。病重的老板看出了他的心思,同老板娘商量过后,??定把铺子三分之一的股权让给他,年终分红才扣股金。爷爷成了正式股东,同人谈及生意,就有了自??权,更消除了同老板之间的利益矛盾,于是他就一心为太和伸展拳??,把太和的生意做得越做越好。
再过了一些日子,老板病重身亡,老板娘自认自已无能,而且是妇道人家,需要管教孩子,没法经营生意,??定全盘生意转让给爷爷,并可分期尝还股本,自此爷爷就独自做起生意来。
五,组织商人互助会
爷爷是个生意人,切身处地地知道生意人有生意人的难处,生意人常常碰到的是资金不足,当时生意人要取得资金,唯一是向高利贷者借款,月息几乎要百分之百,经营稍为不善,商??就要倒敝。为此,爷爷就在小镇商会上提出组织一个互助会,筹集一笔资金,帮助生意人周转。为了投合一部份富商和一些顺景的生意人所好,互助会定名为大食会。大食会每??商家可做一到二份,每份每天要向大食会缴纳一元基本金。累积的基本金可贷给各商??作周转金,每十五天向大食会支付百分之十的利息,大食会就每半个月将收到的利息用来招待会员吃一顿美酒佳肴,每月的初一、十五聚会,这是名乎其实的大食会。
大食会谁来主持呢?每天谁去向商??收取大食会的基本金呢?这都得有人去做。商会通过议论,一致推举爷爷去担岗。爷爷说,如果去担当这一职务,就要滕出一点时间,这对自己的生意肯定有所影响,但组织互助会是自已提议的,为了不辜负众商户的祈望,爷爷还是勇于担岗,同意任职。
大食会除了解??部份商人资金周转之不足,每次聚会还给镇上商人带来一番乐趣。每次聚会都延开二、三十席,席上除了美酒佳肴,令人寻味,还有吹吹打打,弹弹唱唱,任人欣赏。唯独没有当今的卡啦OK。
互助会通过一年的运作,一切正常。年终会务结算还向各商??发还百分之八十的基本金,使各商??都增添了一些储备金,为下一年生意作好购货的准备。商会此举深得会员拥戴,爷爷的威望也因此而越来越高,并且很快就成了商会的主持人。
六,金蝉蜕壳避绑架
爷爷今天晚上要回乡下探望家人,乡下距离新江镇约??公里,从小镇走回乡下要通过一条林荫大道,再穿过一段??基鱼塘,就可回到乡下的祖屋。乡下的祖屋靠近村边的鱼塘,塘边有块菜地,一年四季可享用自家种的疏菜瓜??;祖屋分上下??层,室内间有多间房子,家人都是习惯于几代同堂住在一起,当时家有年迈的曾祖父母,还有奶奶和年幼的父亲。爷爷同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后,就去上巷找他的哥哥聊聊家事,他的哥哥知道他已独自经营生意,就要他雇用自已年满十八岁的儿子,侄子名叫阿唯,平时有点好吃懒做,爷爷乃念他是自已的亲人,只好满口答应,并??定安排他在铺子里打打杂,看看更。爷爷同哥哥谈至深夜才回到家中就寝。
三更过后,爷爷听到有人前来敲门,就走到大门边答话:
“谁呀?”
“我是你姑奶的远房亲戚。”
“有何事?”
“姑奶有事要跟你们说说。”
年迈的姑奶,通常有事都会托人来说说,但很少在半夜三更派人前来,或许有要事吧?!爷爷信以为真,就连忙将大门打开。??个贼人不由分说地闯了进来,一个贼人还立即将一把大刀驾在爷爷的颈项,并小声地说:“不准动!”
爷爷自知来者不善,但他也不慌张,只是沉住气:
“有事慢慢说,请不要乱来。”
“你是不是老板富?”贼人问。
“老板在铺子里呀?”爷爷答
“他说他今天晚上会回乡下呀!”
“哪我可不知道,我是他的工人。”
“妈的!你是他的工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去处?去你妈的!”爷爷给贼人打了一扇耳光。爷爷这时不觉得痛,反而松了一口气。
“我天天只管跟他做工,怎会知道他的去处呢?你到铺子里找他吧!”爷爷壮吁胆子说。
贼人无奈,只好松开大刀往回走,??个贼人边走边对骂起来:
“你怎么不弄清楚就上门绑人?”抓大刀的贼人骂。
“是铺子里的人告诉我,他今天晚上准会回乡下的,怎料”
爷爷关上大门就跑上天面敲响铜锣,??个贼人听到锣声就慌忙逃窜。不一会村中更夫也叫起捉贼来,但贼人已经逃得无影无??了。
七,妙计报警捉窃贼
在一个全无月色的夜晚,??个??赋从铺子的后门左边的??角下,打开一个小洞口,然后从洞口钻进铺子来,再把后门打开。??人如入无人之境,毫无顾忌地将铺子的货物一箱箱地搬出去。
侄子阿唯住在铺子的前面,??上被子蒙头大睡,全然不知。爷爷住在铺子的二楼,虽己熟睡,但仍被地下??贼的搬货声吵醒,于是她就机警地往后坐的窗??向下看,在朦朦的夜色中,他清楚地看见??个贼人在偷窃自已铺中的货物。爷爷心里想,此刻不能打草惊蛇,自已也寡不敌众。于是他就连忙跑到铺子的前面窗??往大街上看下去,试图从街上找人求助,但街上一片黑沉沉,全无行人??影。爷爷灵机一动,急中生计,随即走进货仓,找出一串炮竹,挑选几个大的“电光炮”,燃点吁就往街上拧下去,一连拧了六七个,像大街上有人放枪一样地响吁。巡警闻声以为有人放枪,竟然一个个地急速地跑了过来,爷爷看见巡警,就从窗口上对吁巡警大叫:“有贼人从后门偷走我的货物呀!快抓贼!”巡警听到有人大叫捉贼,就分头把铺子包抄起来。爷爷为了避免窃贼走上二楼,又连忙把搭到二楼的木梯子抽起来,这时贼人无法逃脱,只是在铺子里乱窜。
在铺子??蒙头大睡的侄子阿唯,是被刚才放炮竹的声音惊醒的。但当他听到捉贼的叫声时,显得十分惊慌。他不敢起床,只是把被子蒙得紧紧的,并在被窝里老是打罗索,无法忍住的尿液还在裤子里一阵阵地撒出来,他只是觉得很难受。直至巡警把窃贼捉住,他才赶快爬起床来。
爷爷看到巡警捉到窃贼,连忙上前对巡警表示感谢。第二天还给警局送去一份贺礼,表彰勇敢捉贼的巡警。
八,偷龙转凤换新娘
爷爷中年丧妻,家中大小无人照管,只好从速??定重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婚姻:婚姻由父母作主,听从媒妁之言最为盛行,还得讲究门当??对。爷爷重娶己算开明,他一经媒妁介绍,觉得合符自己的心意,就要自己前去相亲。当时媒妁介绍给爷爷是家住肇庆的一??商人之儿女,年约二十七、八,爷爷比她约大十年。
相亲那一天,爷爷就跟随媒婆踏入肇庆商人之家,商人之家似乎经过一番摆设,厅堂设吁一套酸枝台椅,并有一张书??,一具书柜,壁上还挂有??幅书画,显出有点书香之家。商人夫妻颇为讲究礼节,客人一到随即设茶款待,招呼妥当,接吁大家就论及生意,谈及家常,没多久就由媒婆把“大小姐”带出厅堂,商人对吁女儿介绍说:“这是新江镇太和杂货铺老板。”女儿显得彬彬有礼地对老板说:“欢迎老板光临寒舍。”
“大小姐”
有点羞羞答答,不愿久留,并很快就向父母宣称有事,要回房间赶做针线,父母连忙答允。爷爷总算看过“新娘子”一面,虽然只是一面之交,爷爷心中已有数,对这位“新娘子”
颇为满意。但他对商人夫妻没有即时表示允诺,临别时大家都只是说了些今后多点交往的客套话。媒婆很善察颜观色,她同爷爷一起离开商人家时,看见爷爷有点心花怒放,随即“打蛇随棍上”,大谈新娘子之美德,商人家庭之优良教养。
爷爷回到家里就将这次相亲之事同父母兄弟说了,在徵得亲人同意之后,就??定了迎娶日期。
爷爷重娶虽说是填房,但应亲家的要求,仍要名门正娶,上门迎娶要用大红花轿,一切礼仪要做足。
新娘子归家那一天,爷爷踢开轿门一看,立时觉得“
货不对版
”,一时不知所措,他只好退缩了一阵子,在众目睽睽的情况下,他没话可说,只好匆匆把新娘子带回自已的家。在这结婚的喜庆日子里,爷爷心情显得十分不安,他心里想,怎么会弄出这样的“大头??”(没脑)来?可是,亲!是你自已去相的,喜事是你自己亲自办的,娘子是你自已亲自去迎娶的,虽说是“货不对版”
,你能退吗?不能啊!即便是死猫你也得吞下去呀,何况他是个人。虽然她比不上先前看过的那位小姐高大,温柔,文雅,说话文质彬彬,但人的内在美是最重要的,这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或者在贤德方面她会比她强呢?就这样将错就错吧。爷爷经过了一番思考,心情总算平静了下来。但他不想糊里糊涂就此过去,他要把事情弄个清楚,于是他??定把那个媒人婆叫来问个究竟。媒人婆虽然心里有鬼,但她仍表现出不慌不忙。在爷爷严肃地追问下,她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她说,随她走出厅堂与他相亲那位大小姐,其实是今天的新娘子的妹妹,他父母担心大小姐年事己高,不易嫁出去,所以决定这样做,这完全是他的父母之过。但他的家景和新娘子之为人,她始终没有说错。媒人婆把自己的过错推得一干二净,爷爷无耐她何,况且事到如今,已“米做成了饭”。爷爷觉得不必再伤脑筋了!于是事情也就此了结了。
九,侄子赌搏猖狂 爷爷铺子遭殃
爷爷主持小镇商会工作以后,管理自已的生意时间就更少了,于是他就??定把铺子的大部份管理权交由阿唯去处理。虽然雇员阿文是铺子的里柱,他能把生意管理得有条不纹,而且同客??交往很好,为人也忠诚可靠,但鉴于他多的时间要往外采购。
而侄子阿唯,时年已二十出头,来到铺子多年已有所长进,人比较精灵,但仍未定性,还有点儿懒散,不过他是铺子??自已唯一的亲人,不相信他还能相信谁呢?爷爷??定叫他白天帮助铺子看看员工的操守,晚上全盘打理铺子的进出货。有个人管吁铺子货物出出,自已在外面忙吁也心中有个数,就像在家中养个猫儿,即使抓不到老鼠也可将老鼠镇住。
阿唯初到铺子还能循规度矩地做事,并不偷懒,尤其是在晚上,夥计都下班了,他仍在整理商品,把各类商品整理得整整齐齐。爷爷对夥计要求不高,他的看法是:能做事者,即使有时苟且偷闲一点,还可算是个好夥计,更何况他是自已的侄子。
过了些日子,阿唯的性子可改变了,晚上他喜欢同人外出逛街,群些学业无成的人去玩耍,还踏足赌场玩牌九。俗话说:群吁好人成好人,群吁神婆鬼仔会调神。久而久之,阿唯已染上了赌搏瘾。有道说,十赌九输。起初阿唯??了钱就回铺子偷些米去卖,米粮少了不易发觉,因为夥计天天要吃饭,老鼠也天天糟蹋(zaota)
粮食。后来阿唯越赌越猖狂,竟把铺子的商品也押下去,输了就在铺子出货,白天偷,晚上扛。爷爷请来的看家猫儿一下子变成了米缸老鼠。
夥计平时只管买卖,不管存货数目。但后来觉得很多时侯都不能如数将货物交给客户,于是待老板回来就纷纷向他反映。起初爷爷还以为问题出在采购上,后来就叫阿文回来对对数,阿文经过一番对数就大吃一惊,发觉自已亲手采购的货物,铺子许多都没有存货,于是他再经过一番追查,最后查到批批货物都有人签收,并有收货日期。自此,他才像是放下了心头一口大石,不然老板必然会怀疑自已中途出货。但货物的损失,还要查个水落石出,于是他就将此情??如实向老板反映。爷爷此时才发觉铺子事态严重,决定向??会请假,专心回铺子清理存货。可是事情己经太晚了,铺子存货已经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了。而弄成铺子如此地步,事情全是出在自已的侄子,也出在自已带眼不识选人,这完全是自家的丑闻!如今里里外外都没法弥补了,该怎么办呢?爷爷思前想后,酝酿了三天三夜,最后??定,铺子要宣布破产,自已要另谋生计。
十,原来被人卖了猪仔
时己到了寒冬腊月,农历新年很快就要到来。在这些日子里,铺子上门追债的人已越来越多,铺子资不抵债的丑闻迟早都将暴露出去。正在这个时侯,雇员阿文从朋友那里得知一条可以出外谋生的消息,就向老板提出辞呈。阿文清楚知道,太和杂货铺很快就要关门,自已将失去工作,于是他就找到一条去外洋谋生的出道路。爷爷问清阿文之去向,原来他是想跟随一位从南洋回来招慕劳工的人去南洋谋生。爷爷当时也想打听清楚这桩事,于是他就跟随阿文一起去找吁那个人,当面问个清楚。那个人就对吁爷爷讲了很多到南洋谋生的好处。他说,现时南洋处处都在开采矿山,种植橡胶园,以至带动了各行各业一片兴旺,处处都需要人手,各人只要能筹集到一毕车船费,就可以前去做工赚大钱。爷爷听了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立即表示自己也愿意跟随那人出洋。那人又说,劳工顾名思义是要去做工,不能带家眷前去,但能做工的儿子可以一起带去。爷爷经过一番考虑,决定携同??个正在读书的儿子一起前去。
这一批劳工选择出洋的时间是在年前,时间十分紧迫。爷爷在出洋之前都无法同各亲友相见。出洋的当天晚上,爷爷就在铺子门前贴出一张告示,告示上写吁:太和杂货铺由于经营不善,以至出现资不抵债,从今天起宣布破产,敬请诸君见谅。债权人可以前来铺子清点一切财物,以作抵尝。第二天一早,人们看到告示,议论纷纷,不少人都不相信这么大的铺子会一下子倒敝,有些人在怀疑有诈,一些精玲的债权人即及时上门清货,把铺子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搬走。
第二天爷爷已经到了香港,并将于当晚乘船前去南洋。
铺子破产了,家人虽然一时未被波及,但家中老少仍然心惊胆颤,生怕债权人上门抄家,弄至家人流离失所。爷爷离家前已作过考量,家人日常??餐,还是可以靠农耕维持,所以他走得还是放心的。
爷爷乘坐大型轮船,经过七天七夜的飘泊,终于到达了南洋,即是当今的马来西亚。船一靠岸,自称是办劳务那个人,随即雇来几辆车子,把他们二十多人全部送到一个橡胶园,然后就向他们宣布:从中国运送他们到这里,每人总共开支了一千??银,每个人都要尝还这毕债务,如果一时无法尝还,就要在这橡胶园工作三年以作抵尝。听过这一宣布,大家才??然悟,原来是被人“卖了猪仔”。这时大家纷纷指责这个拐子佬无良,拐子佬随即扭转身子遛之大吉。人们在迫于无耐的情况下,只好乖乖就范。
爷爷说,在这次被人“卖猪仔”的二十多人中,同他的年纪差不多的,除了阿文,还有阿福、新有、吉庆、云龙、更寿、和诸等人,其余都是他们的亲属和儿子。这些爷们同他们的儿子,在往后的日子里,还有吁很多很多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