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悲悯与世事的洞明

 

王灵智

 

  最初读吕红是她在《美华文学》《侨报》《星岛日报》《金山时报》等报刊发表的一些散文随笔。早几年给我的印象,文章长短不一,伤感而细腻,且多半是以美国生活为主。她不少文章被编入大型6卷本散文丛书《美国新生活方式丛书》、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关注她在文学上的步履。这些年来,她探求的脚步由彷徨到坚定。后来她常常E-MAIL一些散文给我,有意识地慢慢淡出新闻圈而偏向专栏写作了。譬如从《花钱买教训》系列、《美国学车记》到《大学城纪事》系列,从《追寻梦想的彼岸》、《落叶他乡树》到《跑马溜溜半月湾》等,我渐渐发现其风格之变化,无论写他人或是写自己,再不那么悲悲戚戚然;那些存心反叛文字、颠倒乾坤的意味。方式变得新颖,手法趋于老到;与过去的启蒙时期煸情作法相比,更加活泼洒脱了一些,甚至,有时还不乏幽默感。我想,这大概与对世事的洞明有关。有一次回她电邮,就半调侃地说,“ You are a very keen and sensitive observer and you write well and you also have a sense of humor which I did not know before. (你观察敏锐,犀利明快还具有幽默感,这以前我咋没发现)”

   
  我原本是研究中东语言文学的,谈到海外华文文学,我是外行。但后来我发现研究华侨历史和现状,根本离不开对华侨文学的研究。任何作家的创作灵感皆来源于作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提炼。阅读这一时期华侨的文学作品,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这个时代社会生活原生态的了解。因为那些作品所包涵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移民的历程、情绪和声音。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外华人文学也是研究华侨史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这便是我和许多学者作家交流比较频繁的重要原因。
   
  这里,我想以自己的阅读和观察,从三个方面来对吕红的文学生涯作一个简略概括:
   
  较早时候,吕红在中国的报刊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了《红颜沧桑》等书。作品被俄亥俄、匹兹堡等美国大学图书馆收藏。她成为签约作家,并被作协拔优组入长篇小说创作笔会的阵容。紧接着,又受到美国俄亥俄大学邀请,作为研究学者赴美。异域新的视角、文化碰撞和冲击给她以新的灵感火花......
   
  记得那次我和柏克莱的访问学者去东风书店,正巧和吕红相遇。美华文协有一场书展在那里举办。在浏览琳琅满目的书架时,我向她们推荐虹影的新作《饥饿的女儿》,我知道,那一代人差不多都经历过坎坷磨难,而该部小说写法,却与许多类似题材的作品迥然不同。吕红告诉我她手头正在写一个长篇,想对自己近年的人生阅历、创作实力作一检视。没过多久,我就在《美华文学》上读到小说《海岸的冷月》节选。

  小说中一个多愁善感的华裔女子漂泊在异乡,邂逅了美国主流社会权力中心的白人男子,由此,命运导演了一场火焰和冰川、盛放与枯萎交织的电影。这部长篇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在技巧上较为成熟。有作者对情感和人性的探索,还有构成异乡社会变幻莫测的景观。那些细节以意象和情绪上的变幻,产生电影一样光影交织的幻觉,是需要独到艺术眼光的。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能测出作家的深度与力度。
       
  她比较注重语言。语言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她似乎力求让那些从指尖流泻出来的文字,像花一样开到尽头。以此努力营造一部美感和苍凉、压抑和寻找的小说,一部咀嚼孤独和疼痛的小说。像秋蝉一样呕尽心血而蜕皮。不知道是小说使她成长,还是她的成长写就了小说,或许她一边写作一边成长。我们知道,在小说中观照一个世纪末荒凉抑郁的此岸世界是需要天份的。无论写作,绘画,音乐,舞蹈......艺术都需要某种宿命的遨游和飞翔。需要对文字天生的敏感度,对孤独和阅读的热爱,对人性的观察和悲悯,还有灵魂的震颤。写作会让人自由而更有力量。当一个人为现实卑微所驱使时,是没有尊严的。写作,却可以让灵魂抵达现实所抵达不到深度和广度。作家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重要的是,她仍在努力之中。

  其二,吕红曾数度获得传媒协会嘉奖。在从事新闻职业多年生涯里,她曾为旧金山历史最悠久的华文传媒《金山时报》作日常报道。我是该报的长期订阅者,自然读过她很多的文章。毫无疑问,她的写作比起同行,的确有着极为优秀的发挥。她擅长作人物特写或者纪实类散文,尤其是她笔下的新闻人物,包括田长霖、赵小兰、李华伟、黄天中等,生动而深刻。笔调亲切自然,独具特色。这种文学形式,在中文报刊显然比英文媒体里更为发达,更为时尚。诸多报刊载体,以无拘无束的空间和庞大的流量进行作品的展示,筛选,淘汰;从中选择出被考验的具备天份和坚韧的写作者,必具备更强烈的野性和个性。因为自信来之于被读者的直接选择。唯有出版和发表才能提供一个写作者最基本的权利保障,给予其扩大影响的机会。受到专家奖励和读者青睐,对她是莫大的鼓励,也是更为艰巨的挑战。
        
  她的作品散见于报章,一部分发表在《美华文学》、《中外论坛》及《矽谷时报》等在美华人文化界比较重要的刊物。她写的《跨越时空的追寻和奉献》,以美籍华人李华伟的人生经历为经纬的长篇传纪文学,节选发表在中美及台湾的报刊杂志上。尽管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传纪应该具有更多的批评性,还要考虑社会历史背景。但对中文读者来说,这本书要写的非常好,高质量的写作风格,才会被中国著名的出版社出版。
       
  无庸忌言,新闻这一行在美国是属于比较紧张疲累的职业。但收获,不言而喻。她能直接切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交各式各样、不同层次的人,并且透过他人的观感,来透视社区风云变幻、触摸时代脉搏的跳动......更为其未来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

       
  在女作家中,多是描写的天赋,而鲜有思辩秉赋。有独树一帜冲劲的女性,甚少见。吕红那年被俄亥俄大学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她的第一篇英文的长篇大论,就是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她曾於千禧年在旧金山公共图书馆作过这方面的演讲。曾经在一个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她的论文《从情感到欲望:女性文学的流向》,以观点新锐而在中美两地相继发表和转载。论文分析了现代女性文学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对20世纪多位女作家详细而带有批评性的阅读,她追溯中国女权意识的萌芽和觉醒,追溯到20世纪早期的文学运动。她研究在那场运动中,由最初启蒙的种子,如何发育成为20世纪女性作家完全成熟的女性意识。
    
  这篇文章的资讯相当丰富,尽管在我看来,理论性仍嫌不够。我并不见得完全赞同她的诠释或解读,但透过文章字里行间的挥洒,论点论据的归纳与阐述,却可一窥作者在阅读方面的广泛性。亦展现了她具有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家的内在潜力。
   
  在美国,一些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包括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哈金等,他们是被美国文学界接受和承认为20世纪的一流作家。而一些用中文写作的华裔作家譬如聂华苓、陈若曦、白先勇、於犁华和严歌苓等却仍然不为美国公众所知晓。虽然他们的作品和那些用英文写作的作品同样重要。事实上,用中文写作的美国华裔作家,拥有更多的读者群。因为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广泛流传。而相当多的后起之秀的作品,今已形成发展势头,也未被系统的评估。我认为吕红是能够继续她的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我很高兴她一直以来都是《美华文学》刊物活跃的编委和供稿者。希望她能继续并且发挥更多的影响力。
    
  2002年11月,由我和黄秀玲教授牵头组织,加州柏克莱大学美国亚裔研究系、世界海外华文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协办的“开花结果在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不少重要的华文作家评论家。目的是为了在全球化和移民大幅增加的总趋势中,进一步推动海外华人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我考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海外华人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需要交流;二是作家和评论家之间,也要交流;三是不仅要把华侨研究与华人文学研究结合起来,还应该把不同语种的华人文学纳入研究范畴,进而推向世界。当时,我也邀请了吕红在会议上作专题发言,不巧在那段时间,她为中华总会馆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而随团采访去了。遗憾失掉一场极为难得的世界性的文学盛会。
 在我的意识中,没有疆界束缚的人,也是一个文化多元主义者。最令人感慨的,她似乎身体力行游走在文学与新闻、创作和评论的交叉领域;作为访问学者,她穿梭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兼具记者的冷静客观,观察大千世界、报道社会风云;作为报刊专栏散文作家,她感触万端、情感充沛;小说创作以文笔细腻而自成一格;作为文学评论家,她文笔犀利,纵横捭阖,对女性文学的跌宕起伏作一扫描;既批判,又投入,既感言、又幻想......就像一个触觉敏锐的“漫游者”,访问、思考、写作是她生存的状态,也是她影响他人、投影人生社会的主要方式。
    
  之所以我如此不遗余力为华裔作家们打气,不遗余力地打破时代、学科、传媒、国家和语言边界,为来自不同地域的学者作家们提供对话机会和交流平台,是基于一种信念,我认为当代文化的特征就是碰撞、交叉和融合;而人们普遍对于文化交流、特别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国际性,认识往往不足。能够提升扩展这种认识的,除了学院派教授,便是他们,媒体知识分子、专栏作家、小说家和评论家。影响之深远,肯定超过其所在的地域。
  喜欢阅读这样的作品,就因为它们具有敏感痛苦的灵魂;能透彻物欲横流背后的、糜烂而空洞的本质,以文字抗衡着苍白和麻木。并且在人生不甘沉沦的泅渡中,奋力划向遥远的彼岸......


作者简介:
  王灵智教授(Wang Ling-Chi)

    
  王灵智,1938年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48年移居香港,在香港完成中学教育。1957年赴美国留学,攻读音乐与作曲。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霍普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中东研究与中东语言,他通晓英语、法语、德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腓尼基语、巴比伦语等。60年代初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中,美国反战运动和人权运动风起云涌时期,他放弃自己的中东研究和中东语言专业,毅然投入为华人及亚裔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行列。1968年在旧金山唐人街发起组织“华埠青年协进会”和“华埠青年中心”。1969年又发起组织“华人就业协进会”---现名为“华人权益促进会”,并且展开了双语教育运动。1970年参与组织“华人广播协进会”。不久,参与成立了“中华文化中心”,“华人民主党协进会”和“三藩市法律援助会”等。为华人争取在美国社会中的平等合法权利。1968年至1974年曾担任《东西报》编辑和主要撰稿人。1971年至1972年担任《时代报》专栏作家。
     1969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成立了亚美人研究中心(Asian American Studies),他是该中心的第一位教师,开设“亚裔美国人史”,“华裔华人史”等课程。并致力于美国华人问题的研究。1975年出任该中心主任。该中心于1978年成立了一间“华人历史图书资料中心”,大力搜集美国华人文献和资料,是美国最大的一间美国华人历史资料中心。1981年出任少数族裔研究系主任。目前王教授是该系教授兼主任。他担任了20多年亚裔美国人研究的主任,9年种族研究系的系主任。除了教学和研究以外,35年来王教授一直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特别是文化教育、媒体、就业和公民权等问题。并且联合投资创办了旧金山东风书店,时任第一届董事长。
  王教授是中国积极行动和高等教育中的亚太美国人(APAHE)两个组织的创建人和主席。他一贯积极推广移民平等教育机会,强烈提倡双语-双文化教育,并且领导了反对大学入学歧视政策的斗争。
  王教授还是国际海外华人研究协会(ISSCO)的创建人和秘书长。研究内容包括美国亚裔美国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国海外移民研究和美中关系。他编辑了两册有关中国海外移民的著作,在美国广泛发表有关教育和民权问题的文章。早在80年代初,王教授还主编出版了全美第一本华裔美国人用英文写作的诗集《Chinese American poetry : an anthology》。
    王教授于1992年在加州大学主办了“落地生根:国际华人研讨会”(Luo Di - Sheng Gen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verseas Chinese)广邀世界各地华人研究学者专家前来出席会议。此次宣读的英文论文有一百五十多篇,由王教授和王赓武教授选出其中三十五篇论文于1998年以“The Chinese diaspora : selected essays”Volume I & II 由新加坡时代学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11月,王教授组织了“开花结果在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