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说初探
──兼长篇小说《时差》后记
秋尘

曾经为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小说,笔者写过一个简介:
《时差》是一部长篇文化小说。她以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后出国的年轻人在国外生活工作的历程为背景,以唐家四个儿女为代表,勾画出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和生活基础下生活和工作的年轻人的迷茫、尴尬、无奈和探索。他们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性格、各自的梦想,在机遇和困难面前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不断的选择。小说试图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向读者展示受东方教育的中国人在遭逢西方文化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同时希求寻找一种能够独立于文化背景的人生之路。
称之文化小说,虽有标新立异之嫌,却也不为过之。自1988年出国后,不可避免地经历著读书、工作、生活的锤炼。那是一种时差的感觉,好像从太平洋的一岸,飞到另一岸后,这种时差反应永远伴随著我,怎么倒似乎都倒不过来的尴尬。究其原因,归结到两个字上──文化。这种时差的现象使人晕眩、使人不知所错、使人产生幻觉、使人失去原来的一切:语言、亲情、道德、观念、信仰和理想。这种时差现象,毫无商量地,让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用新的游戏规则,开始了新的人生竞赛。小说中的每一个人在当初出国时,都无限憧憬地以为自己踏上了金光大道。只是,走到这条金光大道的后来,他们才发现,虽然周围一切金光灿烂,却看不见未来的出路。就像一个永远的夜行者,突然踏上了雪原,一面享受著过度刺激的光明,另一面却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其结果,骄傲者变得卑贱,优越者丧失了自信,幸福者迷失了情感,失败者看到的希望。
虽然称之为文化小说,笔者却在后来的写作中认识到:文化虽有不同,人性却是同根。文化只是一个平台,而人性才是真正的内容。无论平台摆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出现,人性都将彰显出她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看到,小说中的人物的最终命运,和他们各自的性格紧密相连。而经过这一时差反应后,他们各自对人生都有了不同的诠释。
借文化这一平台,来探索人性的共同,是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至于小说是否真的达到这个目的,就由读者来评说吧。
(注:小说可以通过下列链接购买:
HYPERLINK "http://www.cflacp.com/book/bookdetail.asp?plucode=7-5059-4677-3"
http://www.cflacp.com/book/bookdetail.asp?plucode=7-5059-4677-3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