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悟

 

邓泰和

                            

(一)

  

 

  我一直梦想自己能够拥有一幢独立住宅,一方独立庭园,花树簇围,享受人生。

  自从迁居靠近市郊,我才美梦成真,心花怒放。

  洋邻主妇乐蒂年逾七旬,白发皤皤,慈眉善目。我经常瞧见她健朗的身影出现在草坪花丛中,摘花、剪枝、浇水、施肥和除虫,忙碌不辍。

   “真羡慕您,您的花园象莫奈和凡高的画一样漂亮!”

   欣尝到乐蒂咤紫嫣红的庭园,我忍不住赞叹起来。

   乐蒂笑脸若菊地说:“你那园子原先也美丽如画的,因老屋主搬迁他处巳有半年,乏人打扫,显得衰败。你费些心力,园子又会美不胜收的。”

   乐蒂热心暖肠,赠送我一些花籽,教导我怎样种植。我暗自庆幸交上这么个好芳邻。

   冬逝春临,阳光明媚,被欧洲人称作“佛罗伦萨百合花”的鸢尾花次第展瓣,那紫兰色的花儿如彩蝶翩飞,艳影绰约。郁金香也破土冒出,绽放鲜红和嫩黄的花朵,格外俏丽悦目。暮春五月,房前舍后的几株杜鹃花灿然竞放,殷红似焰。

   我和妻子还从花圃里选购了唐菖蒲、三色堇、大丽菊、半枝莲、蟹爪兰和吊钟海棠等移植园内,或盆栽置于窗畔,在我们悉心的护理下,花卉愈显娇媚,绿叶愈显葱翠,使我们领略生活三昧,平淡中频添情趣。

   我们与乐蒂互相观尝庭园,切磋花艺心得,快乐岂在言中。

   乐蒂说:“栽培植物是人类与生俱来要做的事情,我们和土地、植物、阳光、空气以及水分之间有著不可缺少而又互相依赖的关系。花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精华,我置身在红花绿叶之中,内心就充满了平静和喜悦,觉得天然的色彩比任何画家的画还生动诱人,甚至有一种开悟的感觉,使我思维沉淀,心舒气爽呢。”

   我说:“人们称誉花是心灵的使者,生命的火花,又是人类社会幸福、美好、文明的象征。从花草植物的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直至枯萎凋零,使我仔细观察到整个生命流程循环不息的奥秘,产生一种对生命的奇迹近乎孩童似的奇妙感觉,如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所说的:一生当中,大自然总带给我新的启示,使我如孩子一般欢欣。……”

   交往日久,我才探知乐蒂仅有一个儿子,两年前不幸车祸早逝,如今她与老伴相依为命。

   可是,我从乐蒂开朗的笑颜中,看不出她爱儿猝死的深悲和苦楚。

   乐蒂解释说:“惊闻噩耗,当初我和老伴确实如雷击顶,痛不欲生。但是我们很快感到莳花种草有疗伤止痛的效果,花园才真是宽心慰人的挚友。随著四季的更递,植物的生命总在循环不息,这就提醒了我,不管个人的生命发生什么变化,自然的生命律动仍然会顽强地持续下去,所以莳花种草抚平了我的伤痛,鼓足了活下去的勇气,也在庭园劳作的沉思冥想中,除忧涤虑,享受到人生的欢愉。”

   乐蒂的话有一种予人晓悟的哲理。人们在与植物的两情交流中,情韵相生,相得相尝,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以坦然平静的心境去面对生死,人生才更有自尊与价值,这对在异邦拚搏的新移民来说,是何等重要!

 

(二)

 

 爱花愈浓,我对扦花艺术亦兴趣盎然。

   乐蒂介绍我与妻子去观摩扦花艺术。在展览会上,我结识了两位扦花艺术家。一位华裔妇女,名叫王筠娟,秀丽婉雅,具有东方神韵;另一位美国女士,名叫露西娅,丰腴端庄,不愧西方倩姿。

   王筠娟的一件《清秋霜林醉》的作品吸引住我。

   我询问她灵感来自何处?

   筠娟女士颇有诗人气质地说:“我的女儿在康乃尔大学念书,校园景色绮美,尤其在菊月秋季,山林尽染,丹红流金,驰怀游目,犹如身临画中。这件作品的创意是:落木萧萧的疏林,寒霜染白了枝柯,池塘荷蓬兀立,草茎横斜,唯有金黄秋菊傲霜展蕊,幽香飘逸醉人,仿佛在恋恋不舍地挽留即将流逝的清秋。”

   我在露西娅的《Everyday I Love You》作品前驻足细尝。

   不等我探询,她就热情洋溢地说:“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是爱情。我选用玫瑰、红掌、散尾葵、文心兰、情人草和巴西木作为花材,密集均衡地混扦成一体,放置在心形的器皿内,就是要讴歌爱情的甜蜜,值得终身追寻,无怨无悔。”

   全神贯注,逐一品尝,我终于了悟东西方扦花迥然不同,各呈风采:东方扦花注重线条造型,以姿、质取胜,色彩朴素淡雅,讲究意境,以形传神,借物抒怀,表现诗情画意;西方扦花采用较多数量的花枝,色彩艳丽缤纷,气氛热烈欢快,追求几何形式的饱满造型。

   扦花是花与艺术的结合,源于花,而美于花,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欣尝这一件件扦花艺术作品,我感到扦花就象动人的诗,迷人的画,优美的曲,使人们心情舒畅,其乐无穷。

   美国是多族裔、多文化的移民国家。不同的族裔,不同的文化,岂不象是不同品种的花卉吗?如果族裔之间和睦沟通,多元文化融合交流,那么美国不也可以象扦花艺术一样和谐、美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