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件文物的归宿
招思虹
凭著一份执著和坚持,笔者以毛笔、端砚在旧金山花了八年心血书写之一百万字书法蝇头小楷《金山之路》手稿,已于2006年3月大功告成。同年四月,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向笔者发出了征集这部“恐龙式”之一百万字书法蝇头小楷手稿的邀请函,经过两个月的再三、慎重考虑,笔者答复该馆,同意捐出百万字的《金山之路》手稿,交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
捐赠手稿的决定作出之后,我马上向《金山之路》一书的部分故事主人公及读者发出呼吁:“联袂向中国华侨博物馆捐出华侨文物”,发出这一呼吁之初衷,是想相邀一些朋友,参与捐赠行动,没想到,这呼吁竟然会一呼百应,两百多名的“同道中人”加入了这一行列,四百多件纵横一个多世纪的华侨文物陆续汇集而来,通过文学作品《金山之路》,能为社会带来那么大的良性互动,凝聚了众多关心和支持祖国博物馆建设的朋友,为祖国、为民族引回一大批可展示海外中华儿女历史与现状的文物,让我喜出望外!同道中人被;感染,选择把珍藏送进博物馆作为藏品的最后归宿,触目每一件捐赠品,都让我有一份内心的感动!
资深报人、美华文协的荣誉会长黄运基先生率先捐出其创办的《时代报》之创刊号、《美华文学》创刊号。华人历史学家麦礼谦先生则捐出出港票、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1934年访问旧金山时留下的墨宝、旧金山侨胞当年欢迎蔡将军的海报、及一批反映旧金山华埠近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物藏品。曾参加诺曼第登陆战的华裔英雄欧阳金海先生捐出了其在诺曼第战役中获颁的紫心勋章、当年穿过的军服;美国华人收藏协会会长张树强、荣誉会长于传龙先生、副会长姜家声、乔文安、谢颂军等一班收藏界的朋友捐出了雍正六年的国子监监照、早期华人移民祈求平安的祭神杯、见证移民辛酸的“口供信”、旧金山侨胞支持祖国抗战的捐款收据、联合国会议西报特刊、1864年华工修筑铁路的路轨。关崇振家族捐出的早期留学生在旧金山华埠花园角为孙中山的北伐革命义演筹军饷之剧照、毕业证书、国民党证。殷商林邦立、张昆山捐出的百年洪门收据及侨胞挽救华埠大舞台的通告。星桥艺术中心总裁于静江捐出的早年旧金山华侨挽救华埠都版街大舞台的股票收据。简志平家族捐出的民国十年孙中山颁给乐居华埠侨领简振兴的委任状、1954年华埠小姐三公主吴黄美华选美当年穿过的旗袍。屋伦同源会捐出的百年会旗。飞虎队员张松仰捐出的起义勋章。飞虎队员林民安家人捐出的飞虎队员的飞行训练照。美华文协副会长王性初捐出的《一碗饭运动礼赞》。美华文协副会长吕红捐出的《红杉林》创刊号。美华文协会员梁应麟、张家修捐赠的清末中英课本、嵌名联书法选集。周锐夫人捐出的1946年版联合国会议特刊。侨领刘应同捐出的辛亥年孙文创办之中华革命军筹饷局金币券................。
两百多名同道中人捐出的四百多华侨文物,已由笔者及女儿关月彬、诺曼第战役华裔英雄欧阳金海先生伉俪亲自携带,通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的特别通道送往了位于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孙中山华侨博物馆,这些华侨文物,将会在全面展示海外中华儿女历史与现状的博物馆内,向人们低诉它们不平凡的历史。
追踪诺曼第
仲春,在京城作客时,受传媒友人重托,回旧金山时,寻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参加过诺曼帝登陆战的一名华裔军人。寻寻觅觅,从四月底寻到六月三日,终于被我“发现新大陆”找到了这名退役老军人,没想到,老军人和他的夫人竟然是我在星岛日报《金山掠影》专栏的读者。我游说老军人同意了在六月六日,也就是诺曼第登陆战六十二周年的纪念日那天接受我的访问。
正当笔者陶醉于“又一单独家新闻在我手中”之时,脑际擦过传媒友人梁国书(电视26号台记者)曾经对我的忠告:“拥有独家新闻固然很爽,然而,如果能让更多的民众有知的权利,那岂不更有意义?”
与梁国书结缘,始于一则飞虎队的专题报导,那是去年,梁国书和他的同事拟做一则《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的专题报导,采访对象是目前居住在旧金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驼峰航线的飞虎队华裔军人。当他们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资料时,一则新华社的专题报导走进了他们的视线_____
《驼峰双雄在金山》,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该篇报导的署名人竟然是“新华社驻旧金山特约记者招思虹”。
于是,他们立即拨通了笔者家里的电话,通过我,联系上时年90岁、曾经身经百战的飞虎英雄张松仰先生,当天,就做了采访,当晚,湾区的观众便在电视机前看到了
抗日老英雄在讲述当年参加抗战的心路历程。事后,梁国书曾寄语笔者:“日后若有好料,记得关照湾区的观众和读者”。
原想拥有“诺曼第独家新闻”的笔者,被梁国书的忠告敲醒了,于是,透过互联网,向湾区的中文媒体发出了一则名为“有料到”的通告:“六月六日(星期二),诺曼第登陆战纪念日上午十时正,当年曾参加过诺曼第登陆战的华裔退伍军人欧阳金海先生将在其家中讲述当年参战的心路历程。”
次日,湾区各大中文传媒所派出的记者齐集在欧阳金海先生的家中,一起叩开了二战老兵的记忆大宅,头部还残留著两块碎弹片的欧阳金海先生(Owyang
Elwood K.H)扯开衬衣,亮出胸膛左上侧四寸长的枪伤疤痕和手臂上的伤痕,把我们带进了时光的隧道,欧阳先生的故事,向我们重展了当年那场改变世界之伟大战役的画面。
1944年6月6日,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最高司令的盟军为诺曼第登陆战集结了290万士兵、500多艘战舰、9000多艘运输舰和登陆舰,欧阳金海与他357部队(欧阳金海是该部队唯一的华裔)的同僚乘坐登陆舰穿过英伦海峡,到了距离沙滩几百尺的海面时便跳进齐胸深的海水中泅渡登上诺曼第海滩,一上海滩,看到的是遍地尸骸和满地的武器,欧阳金海便捡了五枚具有相当杀伤力的手榴弹塞进原本装水壶的背袋里,他和同僚们冒著德军的枪火舍命向前杀敌。欧阳金E
23;在诺曼第战役中前后负过两次伤,因而获得了两枚美军最高嘉奖的紫心勋章。
诺曼第战役结束时,与欧阳一起登陆的同僚均已战死沙场,劫后余生的老退伍军人欧阳金海先生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在采访结束时,亲手把他在诺曼第战役中穿过的军服和一枚紫心勋章交到我手上,委托笔者带到北京捐给中国华侨博物馆,使命感使然,我欣然接受了他这一重托。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