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和江南先生谈及阴谋家,想起《南方都市报》的一篇好文,转贴于下。
                 浮世阅史: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
                                             秋风(北京学者)

         河南安阳宣称发现了曹操墓,专家说法不一,坊间疑信兼有。不管是真是假,安阳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以曹操搭台,唱旅游或招商引资的大戏了。当然,在这些举动背后,也有一个历史预设: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起码是个成功人士。
    这是中国历史断裂的一个标志。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奸臣,在传统戏曲中扮成白脸。这种价值判断,其实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这个深层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已经十分清楚地揭示出来了。
         1956年,陈先生发表了一篇短文,《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在这篇文章中,陈先生举重若轻,把曹操放到中国历史演进的大脉络中予以评价。这个大脉络,是以儒家精神为骨干的。
        陈先生指出,东汉中晚之世,其统治阶级可分为两类人群。一为内廷之阉宦,一为外廷之士大夫。士大夫出身有大家族,间或有小家族,但绝大多数则为儒家之信徒也。职是之故,其为学也,则从师受经,或游学京师,受业于太学之博士。其为人也,则以孝友礼法见称于宗族乡里。然后州郡牧守京师公卿加以征辟,终致通显。这就是汉代的“察举制度”,它打通了儒家士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通道,造就了钱穆先生所说的中国式“士人政府”。
        陈先生接着说:故其学为儒家之学,其行自必合儒家之道德标准,即仁孝廉让等是。质言之,《小戴礼记·大学》一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之学说,实东汉中晚世士大夫自命为其生活实际之表现。今人多认为,儒家这一套教导与察举制度导致了士族门阀制度,也诱导士人的高蹈虚伪。然而,东汉末年,阉宦作乱,士人奋起抗争。士人若无强烈的道德感与相互激励,社会秩序恐怕早就崩塌。
        曹操所代表的恰是内廷之阉宦传统。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阉宦传统中人与儒家士族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出身大抵为非儒家之寒族,所谓“乞匄携养”之类,曹操正属于这一类。第二,士大夫宗经义,以经学相传,阉宦则尚文辞,曹家父子都擅长吟诗作赋,这种能力迷倒了后世很多文学愤青。第三,士大夫贵仁孝,而阉宦则重智术。因而,前者行为尚有底线,曹操这类阉宦传统中人则无底线,为了实现个人目标不择手段,放手使用各种权谋。
         只有在这个背景里,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为曹操博得无数赞美的“唯才是举”,究竟是何用意。曹操前后发布过三道“求才”令,这三篇文书讲的就一个道理:“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有道德的人没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没有道德,道德与能力无关。我曹操要成就霸业,不需要有道德的人,我只要有才能的人,管他是否“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即可。此所谓“唯才是举”之真正含义。
    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曹操这三道命令,实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之宣言。盖孟德出身阉宦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之教义,摧陷廓清之,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从与士大夫阶级之袁氏等相竞争也。换言之,曹操唯才是举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士族。
        为此,曹操终生都在利用权力的诱惑力,摧毁社会对于儒家仁孝廉让等美德的敬重。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杰出的文学才能、军事才能、政治操纵才能,唯独没有德性。京剧《捉放曹》中的“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残忍,就是曹操精神的最真实写照。而相比较而言,曹氏的文臣武将,也确实是有才而无德者居多。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也是公正的:曹操凭借着自己的“才”,凭借着残忍与权谋,统一了北方。这被很多人视为一项历史功绩,但在三国之中,曹氏政权却最早被颠覆。
    这倒不足惜。曹氏统一北方的本质就是消灭了北方多数儒家士族,袁氏兄弟就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代表,曹氏统治导致北方社会普遍抛弃仁义廉耻,社会风气急剧败坏。结果,即便司马氏以士族身份推翻曹家,但世道人心已经崩塌。其结果,就是八王之乱,然后是“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中国陷入长期动荡、战乱。
        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曹操的唯才是举!古代的史家和小说戏曲家们朦胧地意识到了这种因果关系,所以把曹操描绘成奸臣。他的确是中国文化的毁坏者。到现代,有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士给曹操翻案,说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夸奖曹操统一了北方、推动了历史进步云云。翻案者如此说法,倒也不奇怪,他们都有摧毁中国文化传统的抱负。陈寅恪先生则在此时郑重撰文宣告,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先生风骨由此可见一斑。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000
      • 经验4782
      • 文章688
      • 注册2009-10-04
      儒家,在中华文化历史中,之所以能占有统治地位,不是其学术本身,而是统治阶级,将它化为自己御用的工具。史记,司马迁就说过,:“孔子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再也行不通了,于是评判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为天下人的准则,贬抑天子,斥退诸侯,声讨大夫,以阐明王道。”以阐明王道,这句话,是最合统治者的胃口。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尊孔的。但是反过来看,哪一个开国之君,是利用儒学而掌权的呢?三国时期,刘备应视为儒家的代表吧,刘备是汉王朝的后裔(正统),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五虎将则是当时的名将,可是最先失去天下的就是他。唐太宗玄武门的杀兄篡位,宋太祖的陈桥兵变,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等等,无不是使用权术来取得天下的。记得在文化大革命时候,造反派里流传的一句话说,没掌权之前,就是法家,掌权之后,就是儒家的了。也许此话多少能反映历史。我读书少,更不能和大学者争辩。说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那么那些开国的君王又是什么的呢?这里又使我想起庄子的话,“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件腰带钩的被杀,偷了整个国家的却成为诸侯)当然,我不是说孔老二的东西不行,儒家也有他绚丽的一面。但是给曹操下如此大的罪名,则是否中肯的呢?
      黄竟生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在中国,必须是曹操形的人物,才能成功。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4
          • 经验248785
          • 文章10202
          • 注册2009-05-21
          拜读!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


            只可惜是个人成功, 可是代价却要整个民族来付.

            我们不应再希冀中国再出什么强人作救世主, 强人政治永远都是这样, 因为一旦成功了, 强人, 就成了独裁者、暴君.

            提高国民素质, 实行民主, 依法治国才是真正能达致国泰民安的方法.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我觉得陈寅恪先生的分析是合乎中国历史上宦官和士人之间的矛盾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儒家的道德是讲仁的,但有几个以仁为怀的统治者呢?历史上成功得天下的人多是曹孟德这样的通权术之人。儒家的道德是他们为了统治而为百姓立的。
              引用小土豆的话“我们不应再希冀中国再出什么强人作救世主, 强人政治永远都是这样, 因为一旦成功了, 强人, 就成了独裁者、暴君.
              提高国民素质, 实行民主, 依法治国才是真正能达致国泰民安的方法.”
              就像国际歌里唱的“不要什么救世主,也不要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要靠我们自己。”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84151
                • 经验22985
                • 文章1049
                • 注册2007-04-13
                一觉醒来,这么热闹。
                谢谢荒田兄荐读好文。
                我个人认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应该一分为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不科学的。
                秋风此文,引用了陈寅恪先生的文章,与半个世纪以来(自1959年郭沫若和翦伯赞为曹操翻案以来)历史学界的观点大为相左。
                59年之前,曹操一直是个乱世奸雄,反面人物,京剧舞台上,绘以白脸。
                59年之后,成了肯定的正面人物,文革期间的儒法之争,更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竟生问得好:说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那么那些开国的君王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
                那么秦始皇焚书坑儒算什么呢?
                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是什么呢?
                文革的打倒一切、砸烂一个旧世界又是什么呢?
                如果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那么他这个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不是也要推翻呢?
                有意思的是:
                三国鼎立中的三个代表人物,
                刘备奸而不雄,孙权雄而不奸,
                集奸雄于一身者唯曹操耳。
                刘备和曹操同样奸,
                刘备却被绘以红脸,是否有欠公平呢?
                另外一点别忘记: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南在1/19/2010 11:25:03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84151
                  • 经验22985
                  • 文章1049
                  • 注册2007-04-13
                  刚才查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另文贴出。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刘荒田的转贴,为美华拿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众人热议,让我也不期然地要多写几句了。

                    我个人认同意黄竟生,江南的观点。甚至更大程度认同曹操!

                    任何政治家都是唯利是图的,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使用不同的手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获取最大政治利益,天下政治家莫不如此。所以,要夺取天下者,在早期必然推出“变革”口号,推行“改革”政策,鼓动“革命”行为。相反,在获得政权后,或要维护、巩固政权者,则多推行儒家思想,以让老百姓温良恭俭让地服从统治。理解这一点,就明白曹操的所为是政治家所为,可以完全理解,若非如此,安得天下?

                    对一个政治家的评价,首先是他是否成功?历史总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不成功者,总会被忽略,或者只是历史的一个配角,历史已经证明曹操是成功者,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说明他是具有雄图大略的政治家。其次,对政治家的另一评价是对人类历史发展有无贡献,我学识短浅,很难准确认定,但个人认为“YES”,特别是曹操在“唯才是举”方面推动了儒法之争,为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动力。若反过来问,难得刘备这个“红面”人物,比得上“白面”人物曹操吗?这虽然有点离题,也未必不是个问题。

                    后世的人,自然可以评价历史,但任何历史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只有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策略,并赢得胜利,才是合理的。即使,也许千百年后不同人,有不同观点,甚至有很大争议,也无损该政治家的历史地位。

                    那么,曹操是否因他“为了实现个人目标不择手段,放手使用各种权谋。”推行反儒家哲学,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罪人”?“NO”绝对不!儒家思想可以推行,可以大力鼓吹,可是在现实里,只能是一种追求,要真正实现,几乎无可能。(这就有点像实现“共产主义”了。我不想谈。)人们学禅,学孔子,庄子,老子……都不过是一种追求,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延续,人类骨子里的野性,自私性……也会一代,一代延续,几十年太短,还没有实现那个“梦想”“追求”就死了,新的一代又要重新追求,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不可能。

                    说穿了,儒家,法家所推行的其实是手段而已。临屏急就,说说而已,图个助兴。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