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880
    • 经验2800
    • 文章415
    • 注册2010-04-03
    [原创]谁把我当成二百五
    谁把我当成二百五

    “咚、咚、咚……”一阵轻快愉悦的敲门声把我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唤了回来,我慢吞吞地拉开房门,啊!是七十多岁的邻居莫老,满脸的春风一扫他过去浓郁而持久的阴霾,真是难得一见啊!
    我赶紧将他迎进客厅,冲了杯龙井茶。
    “加了,加了!”他兴奋而激动地连声说。
    “什么加了?让你高兴成这个样子。”
    “你呀!只知道看书,上网,这么大的事也不晓得?”
    “什么大事?”
    “加工资呀!这回我加了二百五十元,你呢?”
    “哦,就这个事,算什么!我加了115块。”我轻描淡写地应到。
    我真的不理解这个一九五零年参加革命,五四年入党,六五年就是国家副处级干部的老人,为了这区区250元会有如此之反映。
    “你就是咯样,两耳不闻窗外事,这说明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在企业退休的干部。”
    我真有点哭笑不得,说我只知道看书,我看他才是真的闭塞,我“嘿嘿”笑了两声,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笑。
    沉默了片刻,我问他:“莫老(在这个小区内,就数他职务最高,全小区的人都这样尊称他),你看了月初湖南都市频道的报道吗?一个小学女教师九四年退休时工资只五百元,现在已经加到一千九百多元了,她说:‘现在富裕了,每年都外出旅游。’论资格,论贡献,你那一样比她差。”
    顿时,他那“家养的阴霾”爬上老脸,一下子更显衰老,我看着他,心中懊恼极了,何苦去破坏一个老人的心镜呢?莫老十六岁参加工作,到六十二岁退休,整整四十六年,从企业到管理局,1982年后又从管理局里调到企业,从企业局长到党委书记,一直兢兢业业,实实在在是党的忠诚干部。只是因为他是从企业里退休,工资总比他那些留在管理局的老部下们底了一大截,而且是差距越来越大,原先和他平级的同事已经有四千多元了,而他,从退休时的三百多元经历十年加工资到现在还不到九百元,你让他怎么想。
    我劝慰着他:“莫老,别想得太多了,想想钓鱼时钓了条大的。想想摸麻将时怎样湖个大方子。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只要你身体好,比加什么都强。”
    这时莫老显得有些木呐,好像没听见我的话,自问自答:
    “为什么?为什么?当年都是服从党的分配呀!小季,你我的干部任免不都是由市委组织部决定的吗?调动不也是市委组织部下的调令吗?要是不服从分配留在管理局就好了。哎!老实人吃亏,老实人吃亏!”他无奈地晃动着头。
    “莫老,你不是常在家里以‘年龄最老,职务最高,贡献最大,工资最少’的话自宽自解吗?你我只有认命,搬起石头打天,打得着吗?有用吗?反正发的这点工资保政饿不死你,冻不死你。何不开心的过。”
    “不是这个问题,太不公平了!太不公平了!我就是想不通,一样的干部,一样的国有部门,企事业的差别就这么大。”
    “道理太简单了,制定政执、行政策的部门是都事业单位,叫花子烤火往胯里扒。再说国家管理要靠他们,你企业只是生产财富的工具!”
    “难怪前年我们平均加25元工资时,你开玩笑说国营企业退休的人再加十次就都成了二百五。”
    我几次试图把话头扯开都没成功,只好听凭他大发牢骚。直到他累了,端起完全凉了的茶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满脸的阴霾,满脸的疑惑,满脸的悲愤,不停地说:“二百五,二百五,好一个二百五,我还真够幸运,提前成了个二百五。”走了。
    谁把他当成了二百五?我这个候补的二百五又什么时候能扶正?
    究其原因?还是不去究其原因的好。
    几天后,还是莫老敲开房门进来,满脸的愤慨:“不公平,不公平,太不公平了,我还讲党记得我们这些国营企业里的工人和干部,我是五三年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才加了这250元。你猜,一个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小学老师加了多少钱?”
    我还冒理得清头绪,他就接着说:“四百多,四百多啊!”
    “退步思量处处安,‘莫老’,伤了身体是自己的,划不来啊!”我劝慰着。
    “唉——,革命几十年,一觉回到解放前。社会主义是讲平等的呀!真的想不通啊!”
    谁看到有真正的平等?什么是公平公正?我不想说什么,只是在思索……莫老问我,这天下到底谁是二百五。
    我笑着告诉他,当然工人是二百五,‘工’字上下是出不得头的,上面出头变成‘土’字,人见土那不是该入土了吗?下面出头变成‘干’字,一生就只有干活劳累的命了。

     心宽天地阔,华发亦风流。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无语.
      俗语说: 马善被人骑, 人善被人欺.
      熟的柿子, 不捻, 捻谁?

      其实每年三公费用拿一个零头出来, 就不知造福多少老人家了 唉…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60910
        • 经验18446
        • 文章1002
        • 注册2010-05-30
        物价飞涨,工资不涨,柴米油盐,哪样不愁?愁白了头,有啥用?凡事只能想开些,加了工资还算好事,甭管它为啥叫二百五。您说,是吗?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48830
          • 经验13766
          • 文章810
          • 注册2009-09-12
          工人大哥加了二百五的都这样,千万别让农民二哥知道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会上吊的.....
          张纯启,男,47岁,客居上海,书法的“信徒”。

          美能赏心方播远,艺靠唬人难久长!

          个人主页:http://qingpingle98.blog.163.com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非常同情这位“莫老”(多好的称谓啊),但是,如果有谁认为这只是在中国大陆才有的现象,那是因为他没有体验过外国草根的生活。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172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