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6] [随笔]《“佛山无佛处处佛”二之一:南北精英》(照片)

楼主
[2005-10-26] [随笔]《“佛山无佛处处佛”二之一:南北精英》(照片)
                 “佛山无佛处处佛”
            ──二零零五年十月美华佛山活动人物群像

                   ─艾华─


  二零零五年十月十七日,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与中国广东佛山市文联在佛山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暨曾宁《销售“美丽”》新书发布会,美华论坛的海内外文友随即在十八、十九日两天进行联谊活动。佛山各方面的大量投入,尤其是开尔、李先生夫妇忘我无私的贡献,促成了这两个交流计划的无缝运转,取得圆满成功。套话就不多说,直奔主题。

  在十月十七日的一个宴会上,伤痕文学的鼻祖卢新华在感谢主人款待的时候,即席吟诵:“佛山无佛处处佛,禅城缺禅在在禅”。这里,卢大师喻指在佛山城(以及其中的禅城区)虽然没有看见佛像,却处处遇到善心好人。笔者有幸全程参与是次佛山活动,与卢大师的感受不谋而合,姑且借用大师的诗句为本文的标题,并细分为“南北精英”和“美华儿女”两部份,为参加是次活动笔者视野中的诸“佛”逐一素描,旨在包罗万“像”,不求纵深刻画;挂一漏万之处,还请诸“佛”海涵。


                 一。南北精英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3406.jpg[/imga]
左起:冰凌、周青主任、谢有顺(评论家)、陈英中、冯少行、曾宁、吉狄马加书记、刘荒田、杨锡基副市长、王威、韩英、艾华、余伟铭、张十方、郑启谦、卢新华[/ALIGN]

◆韩英◆酷爱文学,夹300万字著作等身,是一位从政从文的离休干部和作家。是日更乘酒兴为宾客即席朗诵革命诗人的《沁园春·雪》,其浑厚的声音,颇有孙道临风范,博得满场掌声。他是这次中美文化交流活动成功的关键推手。

◆周青◆美华先头部队曾宁、艾华十月十五日抵埠当天晚上,市委办周主任设宴为我们洗尘,侃侃而谈,介绍佛山在积极构建精神文明、提升佛山整体形象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据周主任介绍,是次美华与佛山文联的交流活动以及接踵而至的佛山亚洲文化节活动,是佛山儿女立足本地、走向世界、积极打造“佛山文化名城”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周主任在促成美华这次交流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冯少行◆佛山文联主席是一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冯主席早在中学期间就开始写诗,一本收录其中学时代作品的诗集付锌在即。这次中美文化交流活动由佛山文联主办,事无巨细,冯主席事必亲躬,呕心沥血。上至活动会场的布置,下至客人的交通,甚至不避舟车劳顿,为远方客人两次送行。其心之诚,其行之善,见证了本文大标题的那个“佛”字。性情中人的冯主席,口才便给,妙语如珠,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离开了佛山,冯主席的那句“美丽的力量是无穷的”仍然余音绕梁,回荡在笔者、在很多美华人的耳边。

◆安文江◆抵埠第二天就和安教授共进早餐,虽然只是出席“作陪”,收获还是不少,这不到一小时的短晤,让笔者立即有了写的冲动,当日就在美华论坛贴出了千字印象篇《“佛山李敖”安文江》(注),有关安文江,该说的印象篇里已经说了,这里只补充两句:锋芒毕露,性情中人。有机会在十月十七日交流会上聆听了身为佛山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的安教授即席发言,大胆指出中美两地写作环境的差异,听似信口开河,实则逻辑严谨,直逼问题核心,振聋发聩。而后,刘荒田介绍曾宁作品的时候,提到她那丰富的想像力,使用了“鬼”这样的字眼,安文江认为改为“仙”更好,一字之差,美丽意境跃然眼前。所以,新书发布会上,由安文江代表大家给上海老乡曾宁献花,美丽不过。

◆郑启谦◆佛山作协主席,在诗词创作方面建树甚多,而高挑瘦削的身材使他在佛山群贤中鹤立鸡群,显得出众。在这次交流活动上,郑主席向客人详尽地介绍了佛山文学界的现状,对促进和海外华文团体今后的交流活动提出了期许。是次活动,他自始至终陪伴着我们,东奔西跑,不辞劳苦,令人感动。

◆余伟铭◆佛山文联副主席,杂技艺术家。身为美华先头部队成员,笔者有机会目击文联方面为确保是次交流活动的成功所作出的种种幕后准备工作,从会议的协调,到午夜接机,为所有与会的客人提供贴身保姆服务,最为辛苦。而余先生正是这项庞大后勤工作中默默无闻的操手之一。言谈间,更了解到原来余先生是笔者广州中山四路旧居的街坊邻舍,居所相距不及二百米。虽然未至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切之情,油然而生。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3533.jpg[/imga][/ALIGN]◆俞虹◆文联办公室主任。在文联办公室见面,就被她的娇小的气质吸引,在岭南心脏之地看美女,颇有“红豆生南国”的诗情画意,而俞小姐那一口近乎标准的广州话,更是没有任何破绽,一直到后来进一步接触,才知道原来她是一条从淮河(安徽)游到珠江的“俞”儿。岂止广州话标准?那一口动听的国家二级普通话和英语六级,在在显示出,这是楚才晋用又一桩,皖南的损失,岭南的收获。俞小姐是美华和佛山文联交流活动的“一脚踢”,负责所有活动细节和日常安排,是活动的神经中枢,总后勤部长,看见这美“俞”儿的辛苦,令人感激之余更有一份心痛。然而,俞小姐带给大家的除了舒适外,更带来惊喜。原来她是大学声乐系的本科生,长着一付金嗓子。接待美华客人期间,她多次引吭高歌,以热情洋溢的歌声,欢迎客人,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尤擅清唱,对藏族歌曲的演绎更是令人叹服。笔者有幸在曾宁的生日晚会上与能歌善舞的俞小姐共舞,营造气氛,实在是三生有幸。与“俞”儿告别,脑海里留下了这几个字:吃的是草,吐的是奶--一条化腐朽为神奇的鱼儿。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3558.jpg[/imga][/ALIGN]
◆邓国平◆文联组织部副部长。另一位确保美华和佛山文联交流活动成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后勤操手之一。邓先生是典型的南方人,凡事低调,沉默寡言,原来也是一位多才多艺、多方面发展的高手。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他,接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同时在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乐器方面造诣不凡。毕业后他先后在房地产发展、金融等行业工作,这段工作经历,给他带来广阔的社会视野和豁达的人生观。然而,对艺术的热爱之心却挥之不去,所以在社会上转了一圈,他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文艺本行。邓先生是属于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筵席上,他一曲清唱《那就是我》,把海外游子爱国思乡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一曲《祝酒歌》更是把海内外朋友的欢乐情绪沸扬至顶点。那尖亮的男高音,那充满激昂和富于表情的演唱,有一种男儿汉的亢奋,有一种现场的激越和震撼,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3742.jpg[/imga][/ALIGN]
◆司机小陈◆这次在佛山碰到好几位安徽朋友,小陈是其中一位。是次美华佛山活动,说辛苦,当数小陈。他是第一位在零距离和美华兵团接触的人,先是接了笔者,其次曾宁。他也是最后一位和美华人告别的人,更二进珠海,“送佛送到西”(粤语俚语,做好事做到底的意思)。从小陈、小俞等在广东工作的“外省人”身上,身为岭南子弟的笔者看到了楚才晋用的巨大社会效益,对广东人过往那种狂妄自大、瞧不起“老兄”(粤语俚语,指北方人)的井蛙心态深恶痛绝,庆幸如今岭南大地的包容和接纳。安文江教授曾经在广东传媒大声疾呼:广东应该为外来工树碑!笔者十分赞同此议。

◆周立文◆安徽才子、北大高才生、《光明日报》出版社的高级编辑/副总编辑。都说安徽是出才子的地方,笔者在《我们月刊》的同袍夏维东总编就是安徽人。在曾宁新书发布会上,笔者有幸和周立文同台发言,介绍曾宁的《销售“美丽”》。周君的发言,为销售美丽敲边鼓,给大家留下良好的印象。活动期间,更有幸和周君同桌共膳,了解来自中国出版界极具权威的市场信息,获益匪浅。周君既是中国出版界精英,同时也是诗人和散文家。临别,周君馈赠笔者一册《凭空生长》,那一首首充满生活气息诗章的芬芳,扑面而来;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又或者称为“微型”散文,言简意赅,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思空间,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是文字写作前沿的精品。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3836.jpg[/imga][/ALIGN]
◆马铁◆另一位安徽才子,《光明日报》属下京华图书发行公司总经理,一位脸庞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的美男子。生活在皇城京畿多年、纵横商界十余载的马君,为人处事却显得十分低调,甚至乎有点腼腆,更深通养身之道,酒席上烟酒不沾,难怪青春活力,身心年轻。人虽然低调,却是私底下大胆送花给曾宁的三位男生(不包括安文江、文刀代表官方或美华所送出的花)之一。另外,黄梅调起处,这位曾经纵横舞台十年的黄梅戏专业演员立即来劲,和乡亲美女俞虹小姐合作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倾倒了在场的所有朋友,那一板一眼,那一举手一投足,把黄梅戏的真谛演绎得臻善至美。然而,一位演唱造诣如此高超的梨园唱家,饭桌上竟然乱点鸳鸯,硬指笔者的声音是“天生的电影配音演员”,让笔者看到了茫茫人生路途上个人发展的新机,更让我汗颜不迭。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3936.jpg[/imga][/ALIGN]
◆王志军◆中国农业银行佛山分行行长。要成功举办任何活动,资源的调度和善用至为关键。说白了,就是要有人“买单”。离开了资源,任何计划只是空谈。虽然在狭义上农行并没有为是次美华佛山活动投入一分钱,从广义上,我们欠“财神爷”王行长实在太多。作为开尔的直接领导,早就从开尔先前的文章中知道他是一位严于律己、善待部下的领导。十四日晚宴中见到了这位满脸和蔼、在开尔的笔下“似水柔情的铁面老板”,一位精通业务、视野广阔的金融人。虽然笔者和王行长是同行,都是搞金融的,但筵席上,我们谈得更多的是文化,是“佛山文化名城”这个品牌。事实上,王行长自始至终都非常支持开尔促成今次美华和佛山文化的交流活动,更在多方面提供了无偿的支援,使我们办起事来得心应手,畅顺无阻。于佛山,于美华,农行是名副其实的财神爷。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94819.jpg[/imga][/ALIGN]
◆卢新华◆二十多年前,笔者尚在美国东北波士顿剑桥市的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剑桥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有一条哈佛街,在这条小街上,有一间并不起眼的中文书店,叫“康桥书屋”,这是一间由港台留学生经营的小书店,里面卖的全部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书刊和音乐录音带。每逢周六上午,笔者都会骑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双手脱靶,悠然自得地从麻记的校园东宿舍(East Campus)来到“康桥书屋”,全然陶醉在这精神书屋里,临走,总会买上一两本新书或者当期杂志,充实来周的精神粮库。大学四年里,笔者读遍了卢新华、刘心武、孔捷生等人的“伤痕文学”作品,读遍了“人民文学”、“收获”、“广东文艺”、“大众电影”里的每一篇作品。说自己浅薄的中文底子得益于“伤痕文学”的陶冶似乎有点夸张,但也十不离八九了。至今,自己美国家里仍然收藏着卢新华的成名作《伤痕》。当得知卢新华将要前来佛山参加是次文化交流活动,自己有一份喜悦,有一份期许。这份喜悦和期许,缘自“伤痕”,缘自那个万马齐喑岁月后中国文学的新生。离开大学校园,与中国文学脱节了多年,最近再次听到卢新华的消息,这次是他的《紫禁女》新书发布,才知道他身在美国,离我们这么近。今年初笔者一月份前脚离开旧金山,卢新华二月份后脚就来到三藩市举行《紫禁女》讲座,因而与卢新华失之交臂。十月十六日在佛山市迎宾馆终于与这位自己心仪多年的作家见面。几天来,在餐桌上,在前往康有为故居的路上,我们侃侃而谈,谈《伤痕》,谈《紫禁女》,更多的是听已经化缘信佛的卢大师谈他的世界观,谈他对佛祖的领悟,以及这些领悟对人生的启迪。在笔者带来一本《紫禁女》的内页上,卢大师赠我四个字:放手如来。对于大师的解释,领悟力奇低的笔者似懂非懂,可能永远都弄不懂。然而,自己却有机会见证了卢大师精诚向佛的行动。这次从上海南下,他先到广东韶关参拜了六祖慧能创立禅宗的所在地南华寺,十月十八日美华佛山交流活动过后,他又急不可待地前往六祖慧能的诞生地新兴朝圣,其间更在一处瀑布下打坐念佛,其心之诚,可见一斑。查实六祖慧能原名卢能,与卢大师同宗,难怪他如此虔诚地去追寻佛祖的踪迹。如果卢大师的故事就此了结,那有关他的素描就有失偏颇。在饭桌前,在晚会上,大家看到的大师不失为一位性情中人,能唱能跳,身上散发着一种明星魅力。与卢大师告别后,一位心中向佛大善人的影子在笔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4100.jpg[/imga][/ALIGN]
◆冰凌◆与虎背熊腰的冰凌虽然素未谋面,却有缘。事实上,笔者与所有参加是次美华佛山交流活动的朋友都有缘,好像冥冥中有一只推手在撮合我们之间的缘分。在佛山大家都昵称冰凌为“老大”,我们的缘份结自老大担任总编的美国《东方》杂志,这本在海外发行的文学杂志,以文学作品、风土人情见称,选稿认真,印刷精美。笔者几年前曾有数篇游记习作入选刊登出来,包括自己比较满意的《欧亚旅行食住行之“最”》。这次,活动结束后笔者更有缘亲自驾车送老大取道羊城回杭州。在自己的大本营,理应一尽地主之谊,更可以借此机会多一点双向交流的机会。除了自己的出版事业外,老大同时也是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的会长,长期为美国华文写作的兴盛奔忙。冰凌是一位天生的市场推手,为自己所坚持的文学理念,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笔者同时也见证到一位实干家:晚宴结束,他人纷纷出外寻乐子,他却在那里和与会者谈项目合作架框,谈客户某一本书付锌前的技术细节,可见,老大的出版事业不是吹出来的(尽管老大很能侃),而是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打造出来的。本节首句以“虎背熊腰”来彰显老大的身体特征,和几位美华朋友聊天,大家一致认为老大假如演戏,会是一位上乘的喜剧演员。如今,中国少了一位诙谐影星,多了一位幽默小说家,孰优孰劣?还有一件事,美华与佛山文联的交流活动结束后,虽然老大家老爷子卧病在医院的病床上,老大还是坚持留下来参加美华文友的联谊活动后才北上省亲,他对文化事业的担当和支持,令人感动。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4211.jpg[/imga][/ALIGN]
◆王威◆与老大的虎背熊腰相较,威哥这位来自北美的北京才子身子就单薄得多,笔者最近因为准备马拉松而进行强度训练,体重一下子下来了,而身高几乎和我一般的威哥竟然比我还轻四十斤。与身轻文重的威哥的缘分也是文字,威哥是美国《彼岸》杂志的副总编辑,四年前,《彼岸》杂志在纽约呱呱落地之际,文心社的融融曾经与笔者联系,希望能协助该杂志打开香港市场,惟其时笔者刚到香港工作,人生路不熟,实在力不从心,其后此事便不了了之。及至二零零三年春季沙肆爆发,笔者在第一时间从香港给美国华文媒体发了一篇题为《屋漏偏逢雨,逆境见真章》的香港写真,随即接到前文心社社长茹月为《彼岸》的约稿请求,于是再写了一篇后续文章追踪香港非典,题为《万家灯火风雨情》,登在是年五月期的《彼岸》杂志上。今次活动,其间有缘和威哥先后同桌、同车、同室渡过了几天的美华活动,直面这位身上流着八旗血液的北京子弟。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谈《彼岸》,谈北美文化圈子中的人和事,谈出版,谈北京的房地产,谈中美文化交流的前景和商机,谈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从这些国事家事天下事的调侃中,领略到北京侃爷的鲜活形象。 除了能侃,威哥的摄影技术也是一流的。因为笔者需为是次美华佛山活动的推动略尽汗马之劳,没有太多时间拍照见证美华活动,于是,威哥的镜头为美华为大家增光添彩不少。威哥同时也是一位大好人,不抽烟,不喝酒。当闻悉虔诚的卢大师准备单枪匹马前往新兴寻六祖慧能真迹的时候,威哥二话没说就自动请缨,要陪卢大师一道前往,好有个照应陪伴。如此雷锋精神,如今在中国已经不复多见。
[ALIGN=CENTER][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10/26/084301.jpg[/imga][/ALIGN]
“佛山无佛处处佛”,有关美华园外的佛,就写到此为止,先贴出来,以飨未能身临其境、躬逢其盛的朋友。第二部分“美华儿女”尚未动笔,人数不少,工程较大,正好工作上忙,要过几天才能出炉,请各位耐心等待。

(注)《“佛山李敖”安文江》一文链接:http://www.e-literati.com/bbs/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2&ID=53261

(未完待续)
1楼
  相识禅城

  佛山无佛处处佛
 禅城缺禅在在禅
  卧虎藏龙
  敢称广东状元之乡

  拜读美文
  谢谢艾华先生
  认识南北精英
  三生有幸

                      文刀
                  2005年10月26日
 
2楼
艾华是快手,多面手,还是有力的“推手”!!!
3楼
達亮﹐你快點阿﹐見面記﹗﹗﹗﹗﹗﹗﹗﹗﹗﹗﹗﹗
4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5楼
艾华的文章对人物拿捏很好!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