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原创] 闻岳父病中相唤

6楼
铭感何茵、秋叶、荒田、萧振、关怀诸君赏析。秋叶君,知我者也。荒田先生提到的周正光先生,我曾在《美华文学》杂志等地方拜读过他的大作。 读时已觉沉雄大气,令人神旺。如

“一车驰骋逐初阳,大好男儿不恋乡。屈指行程知几许,大西洋又太平洋。”

“一樽泉水一行囊,不尽风云鬓已苍。千叠太平洋畔水,几回共我立斜阳。”

等等都是我极为喜爱,反复吟诵的。却未见他上网。无缘识见,惟有拜托荒田先生代为致意,代申仰慕之忱,在此谢谢!
7楼
邓治的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然平实,言之有物,绝不会无病呻吟,或矫情作态,所以读来有亲切感。如果文(诗)为心声,那么邓治在生活中一定是平静自然,内心又充满感情的人,这可以从他文章诗词里对父母或岳父,对妻子,女儿的流露的感情取得印证。文如其人,或不是百分百准确,我想对邓治应是足见一斑的。再读此作仍有感触,故写多两句。
8楼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
…………………………………………………………………

9楼
诗律严谨而情辞并茂, 好诗!
10楼
再次感谢众网友的鼓励
写完这首诗以后,也没有怎么细细推敲就贴了上来(秋叶引用了我初时的版本,对不起!)再读时,不禁脸红,实在是词不达意,所以我后来又改动了一下,但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写诗要作到首首都好,是不可能的,大家对我的美言,主要是鼓励的意思吧。

秋叶兄说的“自然平实,言之有物,绝不会无病呻吟,或矫情作态”,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无论哪一方面的艺术品,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为赋新诗强说愁”,只能骗骗门外汉,连自己都骗不了,这时候,我是宁愿搁笔的。

红缨枪和诗用短短几行写出了“黑发黄皮华埠史”,虽是游戏笔墨,却饱含内涵,让人笑不出来。说到针砭时弊,小小的针头已经不够了,还是用红缨枪来得爽快有力。我也很佩服小土豆在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对时事敏锐的观察和悲天悯人强烈的正义感,诗歌需要灵魂,也许这就是小土豆的诗歌引人注目的地方吧。说到我,秋叶兄把我形容为“平静自然,内心又充满感情”,我看也差不离。也许老了吧,不要说“气吞万里如虎”,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早成了往事,现在的我,心境常常是“平湖秋月”,和秋叶兄的评语相近。

西来以后,我一直为糊口而忙碌着。书斋和沙龙对我来说是奢侈品,我的所谓作品,不是在坐巴士中,就是在等巴士时写在临时找到的废纸上的,回到家时才掏出来誊正,有点古人“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意思,呵呵。相信不少的第一代移民写作者都有同样的习惯吧。

能在网上和朋友聊聊天,缘分啊。我的岳父90岁了,他的谈吐和厨艺都堪称道,但都成为过去式了,自然规律对他并没有网开一面,不过诸君对他的良好祝愿,对我对他,都是莫大的安慰。谢谢啦!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