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飞鸿”聚首纽约的秋天 移民沧桑谱写新世纪的篇章
-----记《一代飞鸿》纽约新书发布会盛况
陈瑞琳
纽约的秋天,新英格兰的红叶正层林尽染。感恩节的前夕,风里面弥漫着新大陆特有的收获气息。
十月二十八日,位于曼哈顿岛上城六十五街的华美协进社,温暖的阳光正端直地洒在门前那两尊百年沧桑的石狮子上。这扇小小的门廊自1919年由胡适先生和他的导师杜威先生创立,近百年来曾引介了无数中国学者和艺术家来美国进行文化交流,这里曾留下梅兰芳、冯友兰、赵元任、赛珍珠、老舍、林语堂等大师的足迹,如今已成为来自中国的学者聚会之地。门廊虽然窄小,但充满了古风的优雅,迎面走出的一群群正在学中文的美国青少年,他们用中文向我们问好,原来这里已成为西方人士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
以“群星闪烁的北美天空”为主题的《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与点评》新书发布会在正午的阳光里准时开始,礼堂的排椅上竟座无虚席。发布会由海内外知名的文心社社长施雨女士主持,她在引言中强调自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北美新移民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奋斗,文学作品已从写实主义进入艺术创造的兴旺局面,正在北美的华文坛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代飞鸿]就是这个时代的里程碑。首先发言的嘉宾是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的负责人何勇先生,他表示热烈地欢迎来自各地、各界的与会代表,希望“人文学会”为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更多贡献。紧接着由美国轻舟出版社主编融融女士介绍《一代飞鸿》的成书经过,她指出这是在北美第一次出版大陆移民作家的首本小说精选,共收入46位作者,近五十万字,在海外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不远万里来自中国的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小说研究会副会长陈公重教授则代表学会宣读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他激动地表示:海外新移民的文学创作正在进入国内学界的研究视野,并且已经进入国内小说评奖的排行榜,可喜可贺!
作为大会特邀的嘉宾,著名作家、年过八旬的资深学者董鼎山先生上台,他慨然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移民作家的艰辛,鼓励海外华文作家双语创作,走向主流的读者;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马克任先生在发言中则细数北美华文创作的艰辛脚印,特别指出五个重要年代:1965年台湾留学生赴美形成气候;1972年北美[世界日报]创刊;1979年中美建交大陆新移民进入美国;1991年在纽约成立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第五个重要的年代就是以[一代飞鸿]为标志的大陆新移民作家的崛起和成熟,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北美华文学的希望和未来。
著名诗人郑愁予先生上台表达自己是怀着参加“满月”喜庆的心情前来参赴盛会,[一代飞鸿]的出版刚刚满月,但也是“十月怀胎”,得来不易,这部厚重的里程碑之作无疑是北美华文坛近年来最重要的收获,也是研究海外移民文学很好的教科书。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的现任会长赵淑侠女士的发言更为激动,作为最早在海外开拓华文写作的先驱作家,她感伤地回顾当初在异乡精神孤独的深切苦闷,并感叹在北美的新一代作家能够拥有如此广阔的天空,她相信:移民就是文化的扩张。成名于六十年代的知名作家丛苏女士的演讲则从更加宏观的角度俯瞰美华文学,她认为作家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流浪者,是在原乡和异乡之间的过客,所以移民文学要表现的则是人类的大悲痛和精神苦难。
海外著名文学评论家、《一代飞鸿》的主编之一陈瑞琳女士在她的发言中首先强调文学史不是断代,历史需要打通。她回顾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所涌现的文坛大家个个都是经受过海外文化的洗礼,他们的卓越成就都与接受异域文化的催生有关。今天的移民作者虽然远离了本土,但获得了更为自由超越的创作空间,所以有理由写出更辉煌的作品。而一个作家的成就不完全靠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一个成熟的时代,当今的文化氛围和各种条件,正造就了移民文学的新纪元。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程星先生畅谈的话题是创作者的职业与业余之间的辨证关系;《彼岸》杂志的总编辑宣树铮先生所表达的是开拓海外文化市场的艰辛选择,并指出海外作家要突破“身边文学”;《中外论坛》的总编辑王性初先生以及《多维时报》的副总编力扬女士都分别就华文媒体的生存方式、以及未来前途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展望。
《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共收入四十多位活跃在北美文学舞台的作家作品,包括有:北岛、严歌苓、哈金、苏炜、卢新华、张翎、王瑞芸、刘荒田、黄运
基、陈瑞琳、融融、曾晓文、李彦、沙石、施雨、邵丹、瞎子、马兰、张天润、沈宁、少君、吕红、老摇、邵丹、弈秦、鲁鸣、曾宁、黄俊雄、宋晓亮、孙博、陈
谦、巫一毛、程宝林、范迁、黄鹤峰、沈漓、刘慧琴、宣树铮、王正军、晓鲁、凌波、孟悟、诺克、力扬、宇秀等。新书发布会最后在台上台下热烈的互动中结束,尤其是收录在书中的作者应邀上前,纷纷表达自己富有个性见解的创作体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思考空间。
继[一代飞鸿]新书发布会隆重举行后,10月29日,代表们移师法拉盛图书馆大礼堂,再次以“北美华人移民文学的历史与未来”为题,更加深入广泛地探讨了移民文学的广阔内涵。担当主讲的有来自哈佛大学的张凤女士,圣若望大学的李又宁教授,原东吴大学的赵淑敏教授,耶鲁大学的康正果先生,资深老作家王鼎钧、赵淑侠、郑愁予,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南昌大学陈公重教授,中国社科院赵稀方研究员,南京大学刘俊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教授,北师大杨联芬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教授等,这些来自中美两岸知名学者精彩纷呈的演讲将海外华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左起:文心社社长施雨,《一代飞鸿》主编陈瑞琳,副主编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