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850
    • 经验3540
    • 文章313
    • 注册2007-09-21
    [原创]云朵上的村庄(散文)
    (散文)
                                        云朵上的村庄
                                                        许星(四川绵阳)
       清悠悠的咂酒哎,依呀得索勒,出力流汗建新家哎,心里比蜜甜勒,感谢朋友来相助哎,心与心相连勒!
                                      ——摘自樱桃沟村民新编咂酒歌                 

                                樱桃沟,一个让人疼痛和感动的村庄
                                         9月17日 星期四 晴
        按照上级组织的安排,从9月16日起,绵阳十个市级部门将开始对极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因灾失地农民安置实行对口帮扶,绵阳日报社此次对口帮扶的是陈家坝乡海拔最高的樱桃沟村,我和另外一名记者则是作为长驻该村的工作组的工作人员。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村里的受灾后失地农民的情况,也好为下一步具体帮扶掌握一手资料,昨日的动员会后,我们决定今天首先下村。将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两名地质勘测技术人员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以及两名社长。
       由于事先已听说樱桃沟村山高路险,通讯中断,情况复杂,所以每个人都提前穿上了蹬山鞋,准备好路上所需的矿泉水和方便食品。早上8时10分,我们一行八人在陈家坝乡临时板房办公点再次整理了简单的行装后,开始向樱桃沟进发。为了缩短路程,乡政府专门派车先把我们从陈家坝乡场送到老场村。虽然去之前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当我们坐在剧烈颠簸的车上,透过车窗看到道路两旁堆成小山一样的泥沙和石块时,心里不免还是产生了一丝丝恐惧。不到三公里的路程,送我们的汽车却足足开了近30分钟。
       下车后,我们所面对的同样是堆满泥沙和大小石块的山沟,还有两岸高耸如云的大山。 “这是老场村的张家沟,樱桃沟村就是从这里先进沟再上山。现在没有路了,我们只能走河沟,各位领导小心点哈。”村主任苟炳寿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回头有些担心地对我们说。
      “这是什么路啊?”不到五米宽的河道里,泥沙、巨石、从山上冲下来的树枝,以及断断续续的流水,整个河道真可谓乱石林立。这对于我们这些曾经走惯了城市里平坦和宽敞大道的城里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村支部书记边走边告诉我们,樱桃沟村地处龙门山脉断裂带,因满山的野樱桃而得名,一到春天,白的、红的、粉的野桃花满山遍野,花香四溢;而到夏季,红嘟嘟的樱桃挂满枝头,象羌家少女水淋淋的嘴唇和眼睛,十分诱人。又因盛产核桃、板梨子、药材,和2000米的海拔,以及农闲时晚间羌民们充满粗犷的咂酒、锅庄和篝火晚会,被誉为“云朵上的村庄”。2008年“5.12”大地震和“9.24洪灾”后,全村六个社除山顶的五、六两个社未受影响外,其余四个社受损非常严重,道路没有了、房屋没有了、通讯中断了,全村156户483口人如今大都还住在山下政府安排的临时过渡板房里。
       这段河道,虽然只有六、七里路,但我们却走了近三个钟头,途中休息了三次。到二社的山脚下时,我们的腿脚早已沉重起来!
      “马上要开始上山了,我们休息一下,喝口水再走,下面的路才是最危险的,请各位领导一定要注意安全!”村主任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同时,四名村社干部还主动为我们拿上行李。
       事实上,与其说是路,还不如说是开路。从二社的山脚往上看,除了遍体鳞伤的山坡就是笔直陡峭的悬岩,这里最低海拔都在900米以上,最高的达2000米。村主任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拿着木棍在前面开道。“这山上有一种草,上面长满刺,刺到人身上奇痒无比哦,千万不能让它把你们刺到了。”
       阳光懒懒地从两山的夹缝中照射下来,我们象蜗牛一样在草丛中艰难爬行。而上了一座山后,紧接着的山势更加陡峭了,在海拔1200米的所谓山道上,其实就是村民用锄头在已经跨塌的悬岩上刨出来的,这里只能放下两只脚,而山上的泥沙和巨石随时都有可能冲下来,山下是万丈深渊。按照当地人说的:“就是不小心掉下一只蚂蚁也会粉身碎骨!”
       在大树子半山上,我们碰见一位打核桃的老人,他手举长棍,仰着头,一棍下去,成熟的核桃顿时如珠落玉盘,老人于是弯下腰,象宝贝似的拣起来看了又看,然后放在身旁的背篼里,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老人叫母贤坤,今年62岁,三社村民,地震时,全家啥都没有了,所幸的是两个儿女因为在外打工而幸免于难。“虽然房屋没有了,但我舍不得三条牛和果树,所以我一直住在山上的临时帐篷里。要说怕还是怕的,但一是我们在这里住习惯了,祖祖辈辈都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二是党和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所以就是再苦我们也顶得过去!这不,你看我这几棵核桃树,今年比哪年的果都结得多,至少要卖一万多元哩!”老人的话让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
       山路越来越陡,偶儿还看到一些不知名的野花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照旧开得很艳。山路越来越崎岖,有的地方我们不得不手脚并用,有的地方是前面的人拉、后面的人推,走累了就干脆脱掉衣服,打着赤膊,我们就这样或爬或拉,一步步艰难前行。到达海拔1500米的半山上,原村委会办公地时已是下午2时30分了。
       在村主任已被损毁的家里,我们草草吃了些方便食品,顾不得腰酸腿痛,分别到村民家中查看和了解灾情,地质勘测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勘测选点,一直到晚上8时才回到村主任的家。
       晚上,当我们满含疲惫躺在被窝里,借着微弱的灯光整理所了解到的灾情况资料时,我们的心里既伤心又感动,樱桃沟,你到底招惹谁了,这样多灾多难;樱桃沟村的村民啊,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你们还仍然如此的坚强!
       村主任感慨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日报社是第一个进入樱桃沟的市级部门,我们很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所以,虽然这一天很辛苦,但让我们真正记下了:陈家坝乡樱桃沟村,一个张让人疼痛和感动的村庄!

                                耿直豪爽,阴晴变化两重天
                                 10月6日 星期二 阴转晴
       连续半个月的晴朗天气给我们的帮扶工作也带来了难得的时机,从9月17日开始,我们三上海拔2000米的樱桃沟村,不仅掌握和了解了全村82户因灾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每天还到居住在红岩村、双堰村临时过度渡房的村民家中,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因灾失地农民安置的方针和政策,虽然部分有老百姓有依赖和等靠要思想,但通过我们耐心的宣传和解释,最后大多也都能愉快的接受。
        然而,今天我们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老天象生了病一样,从早晨一起来就阴沉沉的,虽然还是秋天,但明显让人感觉到了淡淡的寒意。“难道今天工作会不顺利?”我们两人的心里几乎都同时感到我们即将遇到难题甚至尴尬和不快。早晨8时,我们一改过去分头到两个板房区为一起到村民家中做宣传。
        在双堰村板房区,我们一个为老百姓散发由报社翻印的宣传资料,一个与老百姓解释和宣传,动员老百姓尽快搬出板房,积极回乡参与和支持家园重建。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工作做起来的确很艰难,首先是有部分老百姓根本就不接资料,一跟他说话也只是一句“我没有空,你们就不要来烦我们了”就把我们拒之于门外。一家如此,两家也是这样,就连几天前还对我们报以热情笑脸和感恩的村民也开始对我们晴转阴,而我们连续跑了8家也都让我们遭遇了白眼和冷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我们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好,老百姓不满意?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和隐情?”说实在话,远天远地来到这里,实实在在地干事却得到这样的“礼遇”我们当时的心既难过又迷惑不解。
       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僵持下去?“既然单位领导派我们来,是组织相信我们,我们绝对不能给绵阳日报丢脸,就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我们两人经过分析和商量:“可能有我们工作还不够细致的原因,也可能老百姓还有思想顾虑。”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决定先找党员和村社干部了解情况,争取打破这突如奇来的阻力。
       在红岩村村板房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党员悄悄地告诉我们:“其实你们已经非常辛苦了,到这里来也是为我们好,我们都很感动,但现在老百姓有很多不理解,也有很多顾虑,所以定了的事情要经常变。”原来症结出在这里,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在板房区,碰到老百姓就首先与他们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家庭情况,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协助解决。通过交流和沟通,慢慢地不少老百姓又开始对我们热情起来,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晚上吃饭时,一村民突然来到乡政府向我们反映说,该村一社一村民表示:“我就是不回去,我死也要在板房里住,看你能把我怎么样?”这番话在村民中又起到了很不好的负面作用。听到这个新情况后,我们顾不得吃晚饭,马上放下碗筷,连夜来到这家人的板房里,与这位村民拉家常,摆感受,谈体会,通过我们自己和在地震中所遇到的曲折和辛酸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这位村民,到深夜12点时,我们三人已完全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最后这位村民不仅愉快地表示带头搬出板房,还用羌家人只有过新年才喝的玉米干酒和老腊肉给予了热情的招待。
       喝着一杯杯醇香够劲的干酒,嚼着一块块淡红淡红的老腊肉,我们激动地相拥在一起,用不全的五音小声地哼着才刚刚学会的几句羌歌。“清悠悠的咂酒哎,依呀得索勒……”月亮走出了云层,一片片和谐的月光静静地照在板房的上空,夜很温暖。
       从村民家中回到小学驻地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2点过了,虽然跑了一天,嘴多说干了,也非常辛苦和疲惫,但能够成为老百姓的知心朋友,我们觉得值得。

                             雨中飘洒激情,心中充满温暖和希望
                                     10月30日 星期五 雨
       或许是运气不好,昨天还阳光普照,今天一起来,老天就开始下雨。虽然这样,但樱桃沟村已经选择在罗家院子集中安置点的部分村民一大早就纷纷来到安置点,冒着大雨义务悬挂标语和插彩旗,情绪非常高涨。特别是今天,报社领导还专门派员来到现场看望和慰问村民,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和村民都深受感动。三社村民赵德兵激动地说:“我们是樱桃沟的村民,到罗家院子来虽然是本乡异地安置,但毕竟在农村修新房是件大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热闹一下,这点雨算不了什么!”二社村民母贤清说:“绵阳日报的领导和同志那么辛苦,对我们又这么关心,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啊!”
        看到村民们在雨中劳作的那份感恩和激情的场面,看到安置点上五颜六色的彩旗和令人鼓舞的标语,说实在话,我们的心里涌出一股股感动的暖流。是啊,从有抵触情绪和不理解到和我们成为好朋友,从等靠要依赖思想到积极主动参与新家园重建,我们和老百姓都有太多太多的困惑和感慨。
       按照陈家坝乡统一安排,樱桃沟村2社、3社和1社、4社部分村民由于无法就地安置,选择在老场村大河坝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虽然好不容易把老百姓的工作做通了,但由于大河坝集中安置点场地安置不下,乡政府又不得不重新选点安置。通过专家勘测,10月26日,决定将非常安全的老场村罗家院子作为樱桃沟村因灾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点。
       我们工作组也当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向老百姓宣传,然而,当老百姓得知新的安置点时,不仅集体反对还明确表示坚决不去罗家院子,使宣传动员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了做好老百姓的工作,10月27、28、29日,我们先后采取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先从党员、积极分子入手,鼓励他们带头响应政府的决定,又连夜逐户深入到农户临时居住的住所,对村民进行耐心反复地宣传政策,让他们安心和放心。
       为了做好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我们一直坚持就是到深夜12点在农民临时住所里做完宣传解释也坚持回到乡上去吃晚饭。同时,报社党组也马上作出承诺,对家庭困难的农户给予多方面的帮助,为因灾失地农民选择在罗家院子建房的农户每户给予1500匹砖的无尝支持。
       今年37岁的一社村民母贤永,由于个头矮小,至今未婚,家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父亲、一个收养的小女儿,本身对回乡安置就有看法,加之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所以对政府改变安置点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报社工作组的两位同志知道情况后,四次到他家中做工作。同时还号召社会为其献爱心。在绵阳日报的感动下,母贤永不仅自己愉快地签下了到罗家院子的“承诺书”,还主动向其他村做宣传发动工作。他流着激动的泪水说:“感谢绵阳日报,感谢工作组,我一定把全身心投入到心房建设中,争取春节搬进新家过新年。到时我一定请绵阳日报的领导和工作组的同志到我新家喝玉米酒,唱酒歌,作贵客!”
       通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工作,老百姓一方面对政策有了清楚彻底的了解,另一方面,被我们认真负责和辛苦的工作精神所感动,原来思想有抵触的村民思想通了,原来态度坚决的村民开始转变,到10月29日晚,计划被安置在罗家院子集中安置点的17户村民愉快地签定了《承诺书》。
       虽然到今天这一切已成过去,后面紧张的施工和建设还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为为老百姓做大量甚至艰苦的工作,但通过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们以心换心,老百姓就会理解我们,相信我们,支持我们,从而与我们一道齐心协力,共同打好樱桃沟村因灾失地农民安置的翻身仗。

                            雪中送温情,知心的话儿说不完
                                11月17日 星期二 雪
        本打算今天到罗家院子集中安置点去给承担统规联建的周老板上上课,希望他多上些民工,以确保明年1月31日前樱桃沟村安置在这里的17户农民按期搬进新家过年,然而,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早晨醒来时,大片大片的雪片满天飞舞,寒冷从窗口漫进来。我们所住的学校里白茫茫一片,连停在学校坝子上的汽车都在一夜间变了颜色。“走,我们到山上去看看,不知那里的老百姓怎么样了?”
        8时10分,我们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边啃着开始变冷的馒头与樱桃沟村村主任一起上路。“好多年都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不知是不是老天爷故意跟樱桃沟过不去?真是作孽啊!”村主任老苟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片,一边无奈的说。
        9时10分,我们来到老场村张家沟,虽然上樱桃沟村的路已经抢通,刚刚翻修过的道路还充满着感恩的气息,然而走在被厚厚的雪花覆盖的路上,看到山上洁白的景象,我们的心里既着急也不免伤感。是啊,2008年“5.12”大地震和“9.24”洪灾,山上农民的家园,震倒了房屋、冲毁了土地和道路、中断了通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曾经美好的家园。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因灾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才刚刚起步,老百姓重建家园的信心却被这一场大雪给冷冻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老人家,天这么冷,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在二社母大爷临时居住的窝棚里,我们一个为老人拍打被盖上的雪花,一个为老人烧开水,同行的村主任还找来了一把锄头,给老人的窝棚四周开沟,以防化雪后的雨水进入棚里。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为了修新房,他们一家四口人最先从陈家坝红岩村的板房里回到山上,在准备修建新房的旁边搭起了这座临时窝棚,一是为了施工方便,二是为了守材料。当我们问修房有什么困难时,老人马上说:“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已经知足了,我只希望每天有个好天气,这样就不会影响我们修房了。”
       在三社小李家,我们一起与小伙子清除已砌到一楼砖上覆盖的雪花,把零乱的砖和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小伙子向记者说:“要不是这场大雪,我今天就可以打线浇了。但不妨事,按计划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进度的。”看到小伙子这么有信心,我们的心里也非常高兴。
       “天这么冷,你们还来这里看望我们,慰问我们,我们真的很感动啊!”在四社棚子梁,主体即将完工的吴大林流着热泪对我们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今年47岁的吴大林是四社的社长,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不仅自己带头回原址修建新房,还逐户逐户做社上其他三户人的工作,有时看到其他农户人手忙不过来,他便抽出自己家的劳动力去帮忙。他说:“我是社长,不能只顾我自己一家,其他老百姓都能按期把新房修好,新年搬进新家过新年,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当今年已满50,四社的杜大爷从我们手中接过方便食品和棉被时,老人顿时老泪纵横,他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泣不成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在因灾失地农民安置中,杜大爷属于回原址散建户,目前砖已快砌完一楼,虽然今天因下雪停工了,但老人一点也不担心。他还跟我们摆他家的情况,摆儿子、媳妇如何孝顺,摆孙儿如何懂事,摆新房修起后一家人的宏伟打算。
       我们从上午看到下午,一家家、一户户,所到之处看到的是老百姓不畏灾难的勇气和坚强信心,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老百姓向我们掏心窝的热情与话语。到晚上8时回到驻地时,虽然我们的腿脚早已被冻得不听使唤,身体也非常寒冷,但我们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象五月的艳阳天。

                           心与心相连,羌汉共筑“新家园”
                                 12月1日 星期二 晴
        也许是老天眷顾,沉闷了几天的气温开始回升,早晨起来,一抹和煦的阳光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难得惬意和温暖。
        8时30分,当我们来到老场村罗家院子安置点时,隆隆的搅拌机的声音和民工们快乐的鼓劲声象一首清脆明快的抒情曲,弥漫了整个工地。“我这里需要灰浆、我这里需要红砖、我这里需要钢筋,来快点……”我们看到的是,砖刀在冬日的阳光下飞舞,运砖的小斗车快速地旋转,忙碌的民工们来往穿梭,脸上充满了幸福和甜蜜的表情。
        而承担统规联建的周老板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一会儿砖工面前指导技术,一会儿又来到搅拌机旁查看水泥的比例,一会又到已经打好圈梁前检查凝固程度,嘴里不住地为大家鼓劲“兄弟们,今天天气好,加油干哈!”
       “其实,我们的心里更着急啊,一天不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好,我们的心里就一天也放不下。”虽然工地上热火朝天,但周老板还是有些不安地对我们说。在众多施工队伍中,周老板也是一个外地老板,按他的说法就是,赚不赚钱是小事,作为汉族人能够为灾区人民、为羌族受灾同胞尽一份心,献一份力,才是他最大的心愿。所以尽管签定施工合同后各种建筑材料一路飙升,但我们还是决定坚决按照合同办,一切为灾区老百姓着想。
        二社村民董绍双说:“这个老板选得好,材料天天涨价都丝毫没有怨言,民工多、砖匠技术过硬,施工进度也很快,工地一天一个样。特别是市、县两级部门的领导和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克服了寒冷和生活困难,来到我们这里帮助和关心我们,为我们灾区人民服务,我们心里塌实放心!”
       “师傅,来喝口水,抽只烟歇歇,你们太辛苦了。”一社因灾失地农民母贤永热情地给师傅们送水递烟。母贤永属于自建,老板是他和另外几户村民自己找的,材料也是自己负责,老板只是挣工钱,按理他除了组织材料,其它的完全可以不管。但他却不这样想,他说,看到他们这么辛苦,这么认真,说实在的,我心里很过意不去,所以我觉得没有啥,“羌汉人民都是一家人嘛!”
       中午12时,两家自建户还把备好的饭菜端到工地上,与几位师傅一起吃。户主小董告诉我们说:“我的房子已经快砌到一楼了,质量和进度都让我很满意,所以我请他们几个师傅吃顿我们的老腊肉和土特产,也算是庆贺吧!”
        “老人家,还满意不?有什么要求你可要尽管提出来,我们好改正啊!”“大姐,为什么今天不高兴啊,是不是我们有哪里没有做好惹你生气了?”“满意,满意!你们有啥需要的也请尽管说哈。”“没有啊,今天我是身体有些不舒服,你们修这么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哩。”在这里,无论是统规联建户,还是自建户;也无论是汉人还是羌家人,是老板、民工和农户,见面都要互致问候,招呼热情,即便是提出问题也都很友善,整个工地上洋溢着友善和谐的气氛。
       老板们也都纷纷向我们表示:按照这个进度,本月20日左右,17户集中安置户的新房完全可以完成主体施工,明年1月31日前可保证全部搬进新居过年。
       是啊,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都是能克服的。从罗家院子老百姓高涨的建房热情中,那首由樱桃沟村民新编的咂酒又在我们的耳畔响起来——
       清悠悠的咂酒哎,
       依呀得索勒,
       党和政府送温暖哎,
       心里比蜜甜勒,
       羌汉同胞一家亲哎,
       世代永相传勒!……
       我们仿佛看到他们耿直地喝咂酒、疯狂愉快地跳锅庄,并在炸响的鞭炮声中欢度新年的情景。
       夜幕降临,但罗家院子的工地上却仍然是一片沸腾。我们的心里也一片沸腾。这几个月来,我们经历了老百姓的不解、抵触,也经历了老百姓与我们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的痛苦亦或惊喜的过往,我们甚至相约在若干年后我们再来陈家坝乡樱桃沟村、罗家院子相聚,一起喝咂酒、一起跳锅庄,一起怀念我们曾经友好相处的短暂岁月和难忘的瞬间,一起祝愿羌家人美好的幸福生活,一起把羌汉同胞在灾难中用血泪和坚强铸造的纯真友谊世世代代永传下去。
       是的,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
     
     


    [ 这个贴子最后由许星在12/6/2009 8:46:23 AM编辑过 ]
    许星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78980
      • 经验74507
      • 文章1052
      • 注册2005-09-22
      但愿世间不再有灾难。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5480
        • 经验29285
        • 文章1010
        • 注册2009-09-10
        一篇亲历的下乡日记,表达了作者忧民爱民之心,向你学习!今日公务人员乐于和农民打成一片以吃苦耐劳为人生财富者越来越少了。攀比的是位子、车子、票子......

        千年老朽范仲淹有一段共产主义者的铭言,大家都应记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淡淡书香 清清陋室 静静庭院 浓浓原野 云云苍山 霭霭兰陵 茫茫大地 瀚瀚星河 漫漫人生 悠悠牧歌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许星的日记让我窥见了记者的采访工作,也看到了灾区人民的一些片面。“但愿世间不再有灾难。”问好许星!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850
            • 经验3540
            • 文章313
            • 注册2007-09-21
            感谢版主、总版主和朋友的鼓励!问好!
            许星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這樸實的記載讓我們得知地震善後工作的真實情況。感謝許星。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积分44920
                  • 经验27353
                  • 文章702
                  • 注册2009-06-08
                  《云朵上的村庄》和《云上学堂》,是我最近欣赏过的最感人的散文和影视作品,共同点是都最先由记者朋友介绍给大家,同样艰苦的环境,同样不屈不挠的人民,即使在非常严酷的自然环境甚至自然灾害面前,都表现出了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其实作为同行,我也经历过不少同样的故事,许星能写出如此可读性强的散文来,诚然值得我学习。向同行许星致敬!

                  如果你我相遇,珍惜那份缘!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850
                    • 经验3540
                    • 文章313
                    • 注册2007-09-21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莓子[/u]发表的内容:[/b]

                    《云朵上的村庄》和《云上学堂》,是我最近欣赏过的最感人的散文和影视作品,共同点是都最先由记者朋友介绍给大家,同样艰苦的环境,同样不屈不挠的人民,即使在非常严酷的自然环境甚至自然灾害面前,都表现出了战天...[/QUOTE]
                    感谢梅子老师的鼓励。远握!
                    许星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20167
                      • 经验111426
                      • 文章963
                      • 注册2005-05-23
                      向许星兄问好!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想更了解南亭,请访问《南亭》http://blog.sina.com.cn/nantingli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850
                        • 经验3540
                        • 文章313
                        • 注册2007-09-21
                        谢谢南亭老师!问好!
                        许星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5480
                          • 经验29285
                          • 文章1010
                          • 注册2009-09-10
                          将困难作为自己的财富,不计得失,莫论地位,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是每个公职人员应有良知。喜欢主人公对工作的解读。
                          淡淡书香 清清陋室 静静庭院 浓浓原野 云云苍山 霭霭兰陵 茫茫大地 瀚瀚星河 漫漫人生 悠悠牧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85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