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9600
    • 经验2426
    • 文章876
    • 注册2012-02-21
    贺新郎 君视臣手足
                                       贺 新 郎

        君视臣手足,顺人心,君臣肝胆,国安情笃。金石为亏精诚在,不自以为高度。忠言献,在乎君愫。季布魏征仁小白,化敌为友唯君怀谷。善不善,看君属。

        阴阳布施坤乾覆。蕴民亲,不偏不倚,雨甘时露。不忌不疑谋负薪。福祸在君心域。乱天下,唯君雍穆。城郭沟渠不足固,唯道明察患萌先睹。无不治,贵君恤。

        在封建王朝里,君臣的相处,就像孟子所说的:“国君看待臣子如同手足,臣子看待国君就如心腹;国君看待臣子如犬马,那么臣子看待国君就如同一般人;国君看待臣子如同泥土草芥,那么臣子看待国君就如同仇敌。”孟子真是说出了事情的根本。君臣的关系,君民的关系,就和人与人相处的一样,应该是心心相通,才能保持稳定。如果君王高高在上,傲视臣民,并认为,臣民都是自己的工具,应该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如有反对,就视为背叛,这样处理君臣的话,势必会将臣民推到反面去。臣民一定会更加的反叛,不听从指挥。为什么君主不想想自己的主张,就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吗?如果君主把态度改变过来,视臣民都是和自己同样是兄弟,大家都是为了把事情办好,用如此的态度对待臣民,臣民将会更加地忠诚于君主。要使天下太平的,是君主;会使天下混乱的,也是君主,关键的是管理者如何处理。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也就是说,如果君主能用精诚的心来对待臣民,自己不高高在上地视臣民为草芥,这样,臣民将会更加忠实于君主,忠直的谏言就能献出,这完全取决于君王的态度。
        老子说:“要想弯曲它,必先伸直它;要想静止它,必先继之以动。”要想获得,必须从它的反面去获取。季布原来是项羽的部下,曾多次使刘邦带来麻烦,项羽失败后,刘邦对季布恨之入骨,四处搜捕季布,季布只能化装成奴隶,隐藏在朱家里。朱家知季布此人,通过滕公阴侯对刘邦说:“季布是项羽的部下,他使你麻烦,都是各为其主的行为。现在你搜捕他,逼使他逃到匈奴,或南越来对抗你,这对你不是更为不利的吗?你何必不招他入朝,封官加爵,他一定会报恩于你的”。刘邦听了滕公的劝告,真的招季布入朝,封官加爵。自始季布归顺了刘邦,并在公开在朝廷上,戳穿了樊哙的错误,挽救了汉朝出兵匈奴的妄为。如此化敌为友的举措,如齐恒公,不记管仲的一箭之仇,任用了管仲,使齐国成为霸主;唐太宗李世民,不记魏征曾帮助过李建民,大胆地任用了魏征,使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这些事例,都是值得君主们的借鉴。事情处理的好不好,能不能坏事变好事的,完全决定于君主的态度。
        自然界的阴阳对万物的布施是很公平的,不会偏重於某一样事物。如果君主能像四时阴阳那样对待自己的臣民,对自己的臣民不猜疑,能虚心地接受人民的监督,那就得看君主的心了。用道义侍奉国君的人很少,苟且迎合,讨好保身的人很多,那就看国君有没有清醒的头脑,看清楚奉承者的背后。阿谀奉迎的人,往往说的好听,甜言蜜语,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临阵退缩,或者倒打一把。天下只有不能求取贤士的国君,却没有不可得到的贤士。天下只有不能治理人民的官吏,却没有不可治理的人民。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唯有道者能防患于未然,只有明君明察祸患的先兆,就能防止祸患的产生。没有不可治理的天下,只有不会治理天下的国君。
    自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2
      • 积分251932
      • 经验51005
      • 文章4404
      • 注册2010-12-29
      自由先生的读书精神值得学习。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940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