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转帖]理发佳联---杨光治
    理发佳联---杨光治





    不知什么原因,过去理发店的对联都很多,而且有不少是值得人们再三吟味的佳作。
    古代,某地一家理发店门口,曾贴着这幅对联: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上下句都是写实,但却运用了隐喻和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意──理发是与毫毛打交道,所以确是「毫末技艺」,然而这四个字却也表达出技艺微小的自谦之情;理发是在人的头顶上干活,所以堪称「顶上功夫」,可是这四个字却同时抒发了这种职业的自豪感。因此,这幅对联充满了谐趣。



    这一副对联,构思甚巧:

    进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冠」是帽子,人们的头发久未清理,沾满尘土,必然导致帽子也如此这般,因而要用手指去弹掉。同时,由于头发久未清理而肮脏,必然导致头皮发痒,因此不得不搔。「弹冠」和「搔首」都是客人未进入理发店前状态,但从理发店离开之后就用不着了,因为头发已干净了。这是对联的表面意思。还有另一层意思:古代,「弹冠」往往与「而去」连用,表示无可奈何地离开;「搔首」往往与「无策」连用,表示遇到某些难题无法解决而愁眉苦脸。可是理发后都被清除了,所以,这副对联还表现了人们理发后欢快、轻松的形象──虽然手法较为委婉,但可以体会到。



    这副对联,据说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石达开创作的: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对联表面上是说,要磨利刀剪,施展高超「手段」(技艺)来处理顾客的头发,可是结合作者的身份来看,却令人感受到它的深层内涵──向统治者提出的勇敢挑战。近些年,尽管学者们对太平天国特别是对它的「天王」洪秀全有了新的认识,但石达开依然是一条雄豪的汉子。



    抗战期间,重庆城有一家理发店曾贴出这副对联: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对联的含意远远超出理发之外,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是发人深省的佳作。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此类理发佳联读过多次,依然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