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4
    • 经验248785
    • 文章10202
    • 注册2009-05-21
    关于词令、引、近、慢的分说
    关于词令、引、近、慢的分说      源自《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
                                      令、引、近、慢
        大曲以外的单支的只曲,统称为曲子或杂曲子。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录《凤归云》等十三调共三十首。其中《破阵子》、《倾杯乐》二调,摘自大曲《破阵乐》与《倾杯》,也与其他小曲一起称为杂曲子。宋代则因其与大曲的搬演方式不同,又称之为小唱。《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试其角者。”《都城纪胜》:“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梦梁录》卷二O作“轻起重杀”),故曰浅斟低唱”。《词源--音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周密《癸gui辛杂识》别集卷下记高文虎家伎何银花“又善小唱嘌唱,凡唱得五百余曲”。搬演大曲须动用大乐,先后用十多种乐器合奏。小唱则称为“清音”、“细乐”,只用普通丝竹小乐器,有时甚至光用手拍打清唱。
        杂曲小唱又因音乐上或体段上的不同,又分为令、引、近、慢诸体。清宋翔凤《乐府余论》说:“诗之余先有小令,其后以小令微引而长之,于是有《阳光引》、《千秋岁引》、《江城梅花引》之类;又谓之近,如《诉衷情近》、《祝英台近》之类,以音调相近从而引之也。引而愈长者为慢。慢与‘曼’相通。‘曼’之训,引也,长也。如《木兰花慢》、《长亭怨慢》、《拜星月慢》之类,其始皆令也。”不从音乐上分辨各类乐曲的特点,光用训诂的望文生训,其解释必然不正确。令、引、近、慢诸体,都源于夐xiong大曲,是大曲中某些乐段的名称,令曲则因唐代酒令而得名。《碧鸡漫志》卷三:
         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
        一套大曲,兼备众体,往往同时具有引、序、慢、近、令这些曲体。《碧鸡漫志》卷三,谓“《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又“伪蜀毛文锡有《甘州遍》,顾夐xiong、李珣有《倒排甘州》顾夐又有《甘州子》。”这些以《甘州》为名的慢、令、曲破,起始都是出于唐大曲《甘州》的。
        1.令
         令又称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词曲称令,盖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说文》:“令,发号也。”引申为律令。酒席间行令,就是酒令,犯令者须受罚。唐时宴饮常于席上设“席纠”或“觥gong使”,以掌酒令,由歌舞伎任其事,称酒妓或酒令妓女。酒令妓女以其所擅长的歌舞用于行令,于是歌与令两者合一,出现了由酒令演变而来的歌令这一名称。一时青楼北里,竞以“善歌令,为席纠”教习伎乐。孙棨qi《北里志》说:
        “亦有良家子,为其家聘之,以转求厚赂误陷其中,则无以自脱,教之歌令。”
         名妓天水仙歌“善谈谑xue,能歌令,常为席纠,宽猛得所。”
         郑举举“亦善令章,尝与绛真互为席纠”。
         王小福“逼令学歌令,渐遣见宾客”。
         这些为席纠所用的歌令、令章,就是唐五代流行的曲子和曲子词了。

         令曲的特点或许节奏较快,其中有些属于急曲子,与节奏散缓的慢曲子是不同的。许多令曲另有同名的慢曲,如柳永有《浪淘沙令》。另有《浪淘沙慢》;有《甘州令》,又有慢曲《八声甘州》。曼珠、欧阳修有《雨中花令》,柳永、苏轼有《雨中花慢》。俞克成有《声声令》,李清照有《声声慢》。这些令曲与它同名的慢曲相比,显然字少而调短。不过,也有例外。《高丽史-乐志》载《献天寿慢》,双调。四十六字;《献天寿令》,双调。五十二字,令曲反长于同名慢曲。

         2.引
         引本是古代乐曲的一种名称。《文选》卷一八马融《长笛赋》:“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李善注引《广雅》曰:“引亦曲也。”又蔡邕《琴操》曰:“《思归引》者,卫女之所作也。《琴操》者,秦时倡屠门高之所作也。”大概引开始是用以称呼琴曲的,后来各种乐府歌曲遂也常以引为名。
        引又与序的意义相近,在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梦溪笔谈》卷一述大曲各个乐遍的次序,始为序,接着为引为歌,以引紧接于序之后与歌之前。《碧鸡漫志》卷三论制调,则以引、序、慢、近、令为次第,引还在序之前。宋施德操《北窗灸輠录》:“今所谓歌、行、引,本一曲尔。一曲中有此三节。凡歌始发声,谓之引;引者,为之导引也。”案史浩《鄮峰真隐大曲》卷一载《柘zhe枝舞》一套,首先“吹引子半段”送舞者入场,这个引子就是《柘枝引》。它的作用犹如大曲的散序。任二北《教坊记笺订》称《柘枝引》“盖大曲之散序也。”
        词调中的引曲,个别来自杂曲。如教坊曲《渔父引》。多数则来自大曲,如《柘枝引》、《婆罗门引》、《望云涯引》、《石州引》。以引为名的词调约四十个(调名未标明为引的不计在内)。最短的为苏轼《华清引》,双调,四十字。最长的为向子諲(諲yin:恭敬)《梅花引》,双调,一百十四字。引词一般较小令要长,但曹组《婆罗门引》七十六字,比柳永八十六字的《婆罗门令》为短。
        3.近又称近拍,如《郭郎儿近拍》、《隔浦莲近拍》、《斗百花近拍》等。《碧鸡漫志》卷四:“今黄钟宫有《三台夜半乐》,中吕调有慢、有近拍、有序。”又《荔枝香》:“今歇指、大石两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盖当以近拍为全称,近,是近拍的省称。
        《词谱》卷一六《卓牌子近》注:“宋人填词,有犯有近,有促拍有近拍。近者,其腔调微近也。”又卷一八周邦彦《荔枝香近》注:“此词之源,亦出柳词但与柳词较,只前段第三句减二字,第四句减一字,不押韵,第六字添一字,结句减一字,换头起句四字,第二句五字,第四句折腰句法不同耳。故名《荔枝香近》。近者,其腔调相近也。”
        近与令、引、慢的区别亦在于音乐上体段、节奏不同。王易《词曲史》说词调称近,“谓近于入破,将起拍也。故凡近词皆句短韵密而音长,与引不同。如《六么花十八》、《水调法曲花十六》皆近拍也。”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则谓:“今存以‘近字’题名的曲牌,大都比慢曲为短,节奏或用散板,或用加赠板或不加赠版的一板三眼,其节奏,还是偏于慢的。”因此,近和近拍,“可能是慢曲以后,入破以前,在由慢渐快部分所用的曲调。”案《碧鸡漫志》卷三说凡就大曲所制之调,以近列于慢曲之后、令曲之前,当是慢曲之后、近于入破的曲调。慢曲用慢拍,曲破用快拍、促拍,近拍或介于两者之间。
        近与引两类曲调,其长短、字数大都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后来被视为中调。其实引与近在大曲中处于不同乐段,而且其节也有区别,所以宋时都加以分开,不容相混。
        4.慢
        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新唐书-礼乐志》论唐时乐曲,“慢者过节,急者流荡”。《宋史-乐志》说自宋真宗乾兴以来,“其急、慢曲子几千数。”敦煌琵琶谱二十五曲中,注明“慢曲子”的有七调,注明“急曲子”的有四调。属于慢曲子的词调,一般在调名上标明为“慢”,以便与同名的急曲子相区别,如《浣溪沙慢》、《木兰花慢》、《卜算子慢》、《月上海棠慢》等。
         慢曲的特点是调长拍缓。《词源-音谱》说:“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充分说明了慢曲在音乐上变化繁多和悠扬动听的长处。

    P89--P97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冰云君介绍的这些曲子名目,真是五花八门,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又这么些讲究啊。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2
        • 积分251932
        • 经验51005
        • 文章4404
        • 注册2010-12-29
        大开眼界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78
          • 经验30899
          • 文章5766
          • 注册2009-02-11
          我也大开眼界,增广见闻。
          冰云君会是一个出色的词学家。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0
            • 积分502904
            • 经验248785
            • 文章10202
            • 注册2009-05-21
            谢谢邓大人、文东、萧大叔赏读。我是边学边用。因为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后弄清楚其中关系和区别、比较,再把这些弄明白的问题,推举给大家。我们就能一起互勉了。
            在诗词里长醉 在生活里长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898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