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1
    • 积分99360
    • 经验30537
    • 文章1342
    • 注册2009-04-11
    山中干日(之二)
                                  山 中 千 日 (之二)
                         
                                       树  立


                         
                           来到了群山环抱中的“五七”干校

        1968年的交通状况当然不能和现在相比。离开学校时,我们先是挤上了没有坐位的“人货混杂”卡车,而后是改乘拥挤的特慢列车,最后又是爬上那样的卡车,经过了7~8个小时的颠簸折腾,傍晚时分,来到粤北的一个山沟里,车子停下来,遣送的目的地到了,我们的“五七”干校就在这里。

        这是一个山岭连绵,人烟稀少,贫瘠荒凉的地方。粤北地区一座海拔颇高的大瑶山就近在咫尺。这么个环境,正是干校的首选之地啊!              

        干校实行准军事化编制,先后几批遣送到这里的学员被随意混合起来,分成几个连队,连以下设排和班。和部队一样,连部领导除连长外,还有指导员;排、班都有正副排长和班长。我们一到干校,名字就上了花名册,一切行动从此就听从类似于兵营的管理了。

        全国各地刚刚开办起来的“五七”干校,在当时算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起初对它并不了解,可是一旦入了学,就什么都知道了。它虽名为学校,但和通常人们所说的学校并不一样,学员们的“功课表”也就是“学习”的日程,是排得满满的,但可不是在上文化课或学习什么科学技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所谓“政治学习”外,主要是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

        我所在的这个连的住地,有一座残旧的楼房和一些平房。楼房现在就做为连部办公的地方。单身的学员一二十个人一堆堆分住在平房里;带有孩子的学员,是借用了当地农民一些破烂的房子住下来的,这些房子每间不足十平米,4~5口之家一般是给住一个房间;人口少的家庭,则由领导随意“拉郎配”,叫两家人同住在一间房里,因此每家人实际上只占有一至两个床位大小的地方。

        这些房子是用泥砖砌成的,有人说它原来就是农民的牛栏,所以十分简陋。房子是成排的,各个“房”之间只有一堵薄薄的矮墙相隔,虽有屋顶,但无天花板,所以各个房间的上空彼此是相通的。东家有人轻声说句话,西家即时就听到了。好在那个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已养成谨慎说话的习惯,尤其是被叫为“臭老九”的知识份子,更为自觉,为了自身的安全,嘴巴都严严地上了把“锁”,在这样的“家”里更是不会多说话的。  
       
        两家人给住这么一间小小的房子,其实并不要紧,因为这房子现在的功能也只是睡睡觉而已,并无其它用处。干校并不允许学员自己在“家”中做饭,即使是带有小孩的学员,一日三餐无论男女老幼,都是人手一个碗和一把汤匙,到食堂排队买饭吃。

                   进干校头一件要做的事,是大搞“三忠于”环境活动

        当时,正是全国掀起大搞“三忠于”(“忠于伟大领袖”、“忠于伟大领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和“忠于伟大领袖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之谓) 活动的时候,干校当然没有例外。我们到达干校的第二日起,领导不派大家干别的活,而叫先投入创建“三忠于”环境活动。

        按照上头的指示,要搞的第一个“三忠于”环境,是在连部食堂饭厅设立一个吃饭前向伟大领袖行礼致敬的案台。这个工程的具体做法,是在饭厅大门的入口处,摆上一张较大点的桌子,桌上铺了红布,然后摆上领袖的一座塑像,像前陈列着领袖的几本著作。
        由于这个工程很简单,用不了几个人,七手八脚,一阵子就完成了
        当时许多人都把饭堂这个摆设称为“吃饭请示台”。吃饭请示台做好以后,上面就规定凡是进食堂买饭吃的学员,一日三餐,都必须先在这里向伟大领袖鞠躬致敬、念语录、三呼万寿无疆和三呼永远健康!

        要搞的第二个“三忠于”环境,是在连部楼前的空地上,用石头砌一个大大的“忠”字。让大家每一天的早晨,都在这个“忠”字后面,排队肃立,向伟大领袖做“早请示”。
    于是,连续好几天大家都被叫到离干校几里之外一条寒风剌骨、水深没胫的河里去摸石头,石头运回干校后,就在这选好的地方,先用砂石混以石灰和泥巴,砌起一个很大的圆堆,圆堆的正中表面,用大大小小的石块铺砌起一个特大特大的“忠”字,并涂上红色油漆。“忠”字的两侧,再用黄、绿两种颜色的油漆画上几棵向日葵。这个“三忠于”工程,比搞食堂那个摆设麻烦多了,弄了好几天才大功告成。
                     
                         当年我们在做“早请示”与“晚汇报”

        每天要“早请示”,还有与之配套的“晚汇报”,是那个时代全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向伟大领袖表忠的一种很独特仪式。这仪式当时是谁最先发明和倡导的,难以查考。

        在天寒地冻的粤北冬天,晨早六点钟天空还是漆黑一片,可头头们这时已经准时吹响了刺耳的哨子声(后来改用敲打一块吊高起来的废铁块,让它发出一种难听的、但更大的声音来代替哨声),并且沿着学员住的宿舍门前小路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要大家起床集合做“早请示”。

        每一次“早请示”都要先排好整齐的队形和报数点名。在那个时候,无故缺席不参加“早请示”,就是对伟大领袖的不忠不敬。这个罪,无论是谁都是担负不起的。

       “早请示”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最先是大家齐唱《东方红》,接着由带领“早请示”的头头引导大家齐声高呼敬祝“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岁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和“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然后再由头头带领,集体朗读几段“最高指示”,至此,这个早请示也就完成了。

       “早请示”的整个过程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会场的气氛却异常严肃,三呼“万寿无疆”和敬祝“永远健康”的时候,大家都得齐齐举出右臂,有节奏地挥动小红宝书高声呼喊;头头在领读“最高指示”的当儿,应聚精会神,鸦雀无声;到了集体诵读“最高指示”时,则要认真投入,必恭必敬,如同小学生奉了师命背书一样,咿咿阿阿,一字一字朗读出来,表示对伟大领袖和他的亲密战友的无限忠诚和敬畏!

        下雨天同样也要“早请示”,只不过改变请示的地方而已。我记得有一天早上,莫约六点钟快到的时候,突然下起大雨来,这时我还躺在床上,心想,碰上这样的鬼天气,集体在露天场地做“早请示”是一定不可能了!天天干累活,腰酸骨痛,今日老天作主,名正言顺,正好多躺几分钟吧!谁知那块吊起来的破铁块还是发出了刺耳的响声,头头这时还是一如既往地沿着宿舍前面那条泥路跑过来,向各家各户大声反复吆喝:“今天下雨,不集中了,大家就在自己房里照常做‘早请示’!”

        每天的“早请示”仪式完毕之后,领导就布置一天的学习和劳动。然后学员们匆匆吃过早饭,或是下田劳动,或者开会,一日三场,大部分日子就是这么过了。

       “晚汇报”通常是在晚间7~9点开班会时进行。按规定这时不用再唱《东方红》了,具体做法是由班长先带领大伙念几段“最高指示”,然后每个学员就一个个自言自语向毛主席“汇报”起来。由于大家的心态都很相似,所以“汇报”的内容彼此也就大同小异,无非是用自责的口吻,向毛主席检讨今天自己有些什么事情“做得不够”、“做得不好”或者是“做错了”的。所言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小是小非而不是大是大非的事情,免得被别人抓了把柄。

        在那个时候,向毛主席做“晚汇报”,和“早请示”一样,也是一道极其严肃、虔诚的政治仪式,因此在进行“汇报”的过程中,尽管学员们是坐在凳子上,不必站立,但这个小小的会场的空气是很凝重的,“汇报”者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大多是用一种缓慢、低沉,甚至是发颤、悲凉的声调,如同教徒在向上帝忏悔,坦白着自己的种种“罪恶”,请求主的宽恕一样。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班上多数人大都是这样做“晚汇报”的:“毛主席呀毛主席,我现在向您老人家汇报。我对不起您老人家,辜负您老人家的教导,我在劳动中还是怕苦怕累…….(或是‘我不该老是想家’)……(或是‘我有留恋城市的思想’)……(或是‘我嫌饭堂的伙食不好,贪图享受’)……….毛主席呀毛主席,一想起老愚公、张思德和白求恩,我真惭愧…..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您的光辉著作老三篇,认真改造自己,争取…………”。.

        多年以后,有儿位80后90后的学生曾问我当年社会上推行的“早请示”和“晚汇报”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把自己经历的讲了,他 (她) 们都说:那样的场面不是很肉麻和滑稽吗?尤其是“晚汇报”,很像在演戏,很好玩!不过,这种事如果叫我们做,肯定是不想做的!”
        我只有苦笑回答:“你们这一代人有福啦!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不做,而在那个年代,我们却不可能,身不由己啊!”







    [ 这个贴子最后由树立在9/15/2009 8:14:51 A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4
      • 积分171593
      • 经验102181
      • 文章2873
      • 注册2009-01-03
      "连续好几天大家都被叫到离干校几里之外一条寒风剌骨、水深没胫的河里去摸石头"

      但那个时侯不过河?

      真实的历史在被刻意地让人忘掉,所以当若干年后,在我们那片土地上那片天空下发生些同样的事情的可能性就不小,我们就会滑稽过去的滑稽。谢谢树立先生的这些珍贵文字。
      人生南北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3
        • 积分174740
        • 经验100920
        • 文章2962
        • 注册2008-10-06
        读树立写的干校生活,让我回想起在父亲的干校生活过的一段日子,由于我们只是放假的时候去玩,所以没有干过活,但是吃的东西很粗陋。记得有一次赶上杀猪,吃所谓“扣肉”人们几天前就开始高兴。中午吃扣肉,早饭时一个叔叔一边去打饭,一边把饭碗往盘子上做着扣上的动作。我说“扣肉”,他就笑了。
        我父亲受批判,写过大量的检查都是在干校的时候。他们干校在北京远郊区,在那里种水稻,干活很重,还有很多政治学习。
        那时候,几乎人人都去过干校。问题多的人一呆就是几年,只有跟红苗正的工人阶级不用去干校。
        早请示,晚汇报,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人都要做。很多人在自己家里也做。我和邻居就在家里做过。
        我最怕的就是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说穿了,就是整人。通过所谓批评来实行森林法则。瞎折腾。
        [ 这个贴子最后由翎翅在9/15/2009 5:55:49 PM编辑过 ]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3
          • 积分317378
          • 经验30899
          • 文章5766
          • 注册2009-02-11
          “毛主席呀毛主席,我现在向您老人家汇报。我对不起您老人家,辜负您老人家的教导,我在劳动中还是怕苦怕累…….(或是‘我不该老是想家’)……(或是‘我有留恋城市的思想’)……(或是‘我嫌饭堂的伙食不好,贪图享受’)……….毛主席呀毛主席,一想起老愚公、张思德和白求恩,我真惭愧…..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您的光辉著作老三篇,认真改造自己,争取…………”。

          现在的人觉得滑稽,难怪。自己想起了當年的樣子都觉得滑稽。滑到现在,还會不自觉哼出“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们日夜想念你…”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听到有关干校的故事,总是沉重,沉重的体力劳动,沉重的政治学习,沉重的思想斗争,令人性扭曲,不堪回首。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