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2
    • 积分39103
    • 经验12343
    • 文章917
    • 注册2010-03-29
    [原创]“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篇》2•16)


    解读:
        孔子说:“偏执于某一个极端,那是很危险的呀!”


    辨析:

    “攻乎异端”通常被解读为“攻击不正确的言论”。此解读源自于朱熹《论语集注》中的一段话:“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这种解读完全背离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春秋时代,老子是孔子极其推崇的,根本没有儒家道家之争。在孔子和老子眼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异端邪说,他们洞察到“物极必反”的奥秘和“过犹不及”的恶果,共同选择了不偏不倚的守中原则,选择了凡事适可而止、内外协调、阴阳平衡、不走极端的人生态度。在孔子和老子看来,任何一种理论不管它如何正确,只要走上极端一定会变得十分有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有人还解读为“攻击不同意见,是有害的”,这样解读虽较前一种温和,然而这样解读会影响不同意见间的正常批评。论辩离不开批评,批评针对的正是不同意见,只要不走极端就有益无害。

    人为什么会将不同意见视为异端邪说呢?首先是他把自己的意见当成了毋庸置疑的绝对真理,这一点奠定了极端思想存在的基石。任何一种思想只要绝对不允许他人质疑,就无法再与其他思想进行碰撞获取新的力量,从而会渐渐失去生命活力僵化成可怕的极端思想。

    春秋时期并没有儒道之分,也没有谁将圣人之言当成绝对不容质疑的金科玉律,所以异端邪说根本与孔子风马牛不相及。战国时期在孟子的大力弘扬下才慢慢形成儒家学派,但孟子与杨墨之争并非正统与异端之争,而是具体思想观点之间的分歧。他们主要争论焦点在为我与为公问题上,孟子只是对他们偏执于极端提出了批评而已。异端邪说是在朱熹以后才形成的,他在注释孔子“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时明确标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他错误理解了孟子与杨墨之争的性质,从那以后,异端邪说就成了不同意见的代名词,打击异端邪说也成了专制者维护自己权威的一种手段。

    孔子说的“攻乎异端”中的“攻”不应理解成“攻击、批判、指责”,而应理解成“研究、学习、制作、精善”,如攻读、专攻等,指专攻某种技艺或某种理论,引申一下便可以理解为“偏执于某一个极端”。由此可见,孔子说的“异端”根本没有“异端邪说”之意,只是指正反两个极端而已,今天有人将禁止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源头归罪于孔子,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对真理永久地存疑是我唯一的使命,
    ——因为所有的真理都是蹩脚的。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