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晋中(二)

楼主
走马晋中(二)
  由忻州至五台山,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高速,二是一条国道。走高速方便快捷,但是沿途景观就不能欣赏到了。于是我们走了国道,这条路并不好走,或许农用车及大货车行驶过多,路面凹凸不平,碎的泥石四处皆是,车行快了,飞沙走石,倒不太敢把窗户打开了。

  公路两侧基本都是农田,路旁的树木都是黑压压的积着尘土,雨水想来并不充足,也可能与这些地带的矿山开采有关,空气里都是可以嗅见的灰尘渣土。颇有些后悔走这路了,时而有一些农民在道路旁摆卖着一些瓜果,也无兴致下去买了。

  行至定襄县,见一个路标写着“阎锡山故居”。这让我精神抖擞了起来,为着这条路的行走总算有了收获而暗自欣喜。

  阎锡山,这个名字在军阀中该是赫赫有名的,汗颜得很的是,我竟然没有在脑子中留存有此人的相貌。凭借一些灌输来的历史,总以为此人面貌可憎,粗俗不堪,有土匪坐山雕的模子。这是一种严重的脸谱化认识,我想很多人与我的想法相去不远吧。因为流传的关于他的笑话和传说实在让人无法把他往好的地方联想。

  这次着实让我跌碎了眼镜,也让我再不信一些所谓的官方历史,想来都是让人觉得可恶得狠的。

  阎锡山故居在河边村的中心的石沟街。一向觉得中国的旅游标示并不精确,总要鼻孔下边用嘴巴问出来不可。从主路下去,是并不平坦的一条柏油马路,路面很窄,对于一个村级路,这恐怕也算好的了。其实故居很好找,只需在丁字路口设立一个标识指示,就可轻松到达,但奇怪得很,竟然没有人做这举手之劳,因为很多人是比较容易拐向另一个方向的,后来仔细想想,这么偏远的地方,大多都是旅行团带领,也不致像我们一样在口岔口徘徊良久吧。

  这个故居的正式名称其实是河边民俗馆,我想在很多年前,大概是没有什么人敢说是阎锡山故居的。这些年名人效应带来的丰厚利益,使得阎锡山的名头也浮出水面来,可以藉此而招揽来更多的游客,至少河边民俗馆的号召力对我来说远远不抵阎锡山。
 
  我总在想,在传统民间建筑保存上,我们更多的是倚赖于这些非富则贵的人当初奢侈的建造的。倘若是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寻常院落,怕早在历史的变迁中几个轮回的更替了。能留存如此完好,并且当地的建筑风貌基本得以完整体现,也唯有这些高墙宅院了。

  故居的周边基本都是新建的一些平房,毫无晋中特色,只有故居群落很是醒目。旧居的背面是阎锡山当年亲自建立的“子明慈幼院”,如今已经衰落破败,无人打理,荒凉而落寂,与它南面的旧居熙熙攘攘穿梭的人流相比,这里怕是无人问津,除了那些停靠在它们口的一些车辆,几乎没有谁在这里驻足,怕也没有多少人知晓这座破旧不堪的房子曾经是一座学堂吧。阎锡山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没有多少军阀能与之相比的。可惜,这里已经没有人惦记了,也没有人重新收拾起来,为这座乡村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朗朗读书的场所了,就是作为历史旧迹仿佛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理睬。站在它的门前,我几经徘徊,却终于没有能进入其中,一把锈了大锁把我们隔绝与门外。

  阎锡山用了几十年经营起来的这个院落,颇具规模。说是王府门第丝毫不为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阎锡山被称为土皇帝,只这一座宅院就可证明。山西四十年的执政生涯,敛财无数,这宅院建成前后耗费的时间长达24年,自1913年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先后建成了大小共27个院落,包括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子明慈幼院,近千间房屋。现存只有剩下700多间,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

  中国人最注重门庭建造修饰,阎锡山故居也不例外。气势恢宏不凡却又不乏典雅书卷的大宅门,很容易让人产生敬畏与仰望之心,东花门厅匾额上书的“文沱草庐”四个遒劲的颜体,一下让人对这里亲近了许多,文沱即文山沱水,盖以草庐名,阎锡山其人该是不俗。尽管我并无多少敬畏,但是还是为那些飞檐雕刻而连连惊叹,其精美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北方之处,在特有的大气磅礴之下,也能有如此细致之佳作。从前我总为江南之精巧而叹为观止,如今也不得不叹服,北方的建筑艺术之精妙实在也让人赞声不绝。

  西花园如今是当地派出所,因被占用,很多房屋的功能被破坏了,几乎没有多少观看价值。东花园故居是套套环生的深府大院,总让人摸不清那些房子是属于哪里的,我想这或许和阎锡山考虑的个人安全有关。房子都那么一目了然,被人暗算的概率就会加大,而这样如迷宫般的建筑群落多少并不那么容易得手。

  故居里如许多的大宅院一样,充斥着各种假山喷水池花坛,这些因看得多了,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倒是院落入门处的影壁让我停了几分钟。正面是我家乡的名人李一氓先生所书的阎锡山故居字样,背面镌刻的是孙中山先生相赠阎锡山的博爱二字。

  这是一座具有典型晚清宫殿式建筑风格的院落,可惜有些石雕在文革中破损了,让人顿感遗憾,不过大多的建筑都保存比较完好。

  阎锡山故居的建筑非常讲究,它以东为上,因“背靠文山,而对沱河”,是河边镇风水与象征,所以每个院落中的东房都要高出其他方位的房子,使得这座大院落的层次感非常好,层层叠进,风韵流溢,既庄重威严,又动感十足。

  原本以为只南方的房间玲珑娇小,却未曾想,阎锡山所建筑的这座堂皇的宅院房屋也并不宽敞通亮,每个房间的格局都比较狭小,与整个院落所显示的庄重大气有些相驳。这或许是晋中民居的典型特色吧,其后所看的其他著名大院,也并无多少阔达之房。不过这些房子都是精雕细镂,让人回味无穷。每处细细品来都感觉有说不出的艺术美感,和谐而考究。

  阎锡山旧居曾经历经了许多大事,站在东楼的高处眺望全景,更为这些建筑的巍峨壮观而拍手惊叹。遥想当年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病逝之时的场景,不能不让人唏嘘感怀。其规格之高,怕在当时再无他人可比了。蒋介石亲派何应钦为代表前去吊唁,对阎锡山的仰仗程度可见一斑,当时势力之盛非比寻常。也就不难想象蒋介石对他的笼络之心有多切了。作为后来最具实力的对日作战的正规军队,阎锡山的功过是非不是简单的黑白能分明的。

  从展览室陈列的当时的照片看,丧事规模极具排场,据说整整长达一个月的祭奠。当然,我最意外的就是从这些照片中发现,原来阎锡山是相当儒雅的一个军阀,其气质清俊而飘逸,风雅而脱俗,哪里有半分土匪的模样。再看他的亲笔旧迹,更是让我不敢相信,那些潇洒如流遒劲优雅的文字竟出自他手。再通读其履历,才得知,他通古博今,文采飞扬,并且是地道的“海归”,从日本军官学校毕业,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这些与先前的粗俗霸道的形象迥异,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也不难想象那个能把山西铁轨变窄,让外面火车无法入境尔固守一方的妙计出自他手了。

  这座院落里,往来了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只需看看那些竖立的蜡像,就可以知晓。我不去想这之中有多少的政治与军事交易,阎锡山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也不是我能一口评说的,只是,我在这里怀想着一个女子。

  五妹子,这个追随了阎锡山一生的女子,最后自焚而亡,让人扼腕痛惜,在她那并不宽敞的绣楼上,她的蜡像栩栩如生,让人为这个晋中女子心生怜爱,这个小楼之上,有过多少翘首相盼的岁月,我无从得知。但是我以为,她并非为阎锡山所遗弃在太原的。她是甘愿为阎锡山留下稳定军心,而使得阎锡山能从容行事的。否则她没有理由在太原城破之时自焚而亡,以她的聪颖暂时躲避或者逃离并不是不可能的。当然我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测,我更相信她是为了信念而亡,为着一种爱的存在而死去的。

  这些在现在都不重要了,就如这个院落的主人任当时有过多么显赫与威武的气派,有过怎样的尊荣与富贵,不过成了历史的烟云,成了留待我们这些后人游览观光的场所,也不过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谁能风云万世?死后不过枯骨残骸,一抔黄土而已。就如那些中横交错的地下通道,如今人来人往,哪里还有当年的隐匿幽静。功能的错位,怕也不是当初阎锡山修筑这些能想到的吧。

  离开这座宅院,我唯一清晰的是阎锡山那一脸从容淡定的微笑,这或许是他能成一代枭雄的原因之一,荣辱不惊,浮沉若定。其他的不过是留人饭后谈资,与历史终成不可更改的一笔,无论成败,无论忠奸。


 
1楼
渐入佳境。现在知道当年宣传的厉害了吧?对军阀、党阀的歪曲得尤其厉害。段祺瑞、阎锡山好像对围棋发展也贡献不小吧?还说阎逼人家演关公战秦琼呢!最大规模的歪曲是所谓地主。对于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一提到地主,人们就会想到黄世仁、周扒皮、南霸天、刘文彩和牟二黑子这五个丑恶的地主形象,就会跟欺压百姓、强迫交租、鱼肉乡民、抢男霸女联系起来。其实两千万所谓地主绝大多数都是勤劳苦干的农民,无非有30亩以上土地而已。
2楼
好文!

早年国内出过一套书,主角全是国民党当时的高官,分别有<晚年阎锡山><晚年陈诚>等好几位,是我所见最为客观的叙述

关于地主,诚如所言
3楼
俺上几张照片~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95955256.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029124010.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05871967.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14568048.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2070777.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346107503.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437116091.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51363673.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312106738.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64898672.jpg[/IMGA]
[IMGA]http://bbs.hongxiu.com/pic/2006/10/10/21172086328.jpg[/IMGA]
4楼
从照片的显示,可见阎锡山当年辉煌的一隅了。

问好。
5楼
增长见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