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远去的父亲》(随笔)

楼主
[原创]《远去的父亲》(随笔)

○李洪文
   
   又是一年父亲节。
  城里那些已做父亲的人,正甜蜜而又幸福地陶醉在子女们为自己选购的如意礼物和深深的祝福里,而我乡下的父亲却不能享受到我的问候了,他离开我已经两年多了。每当看见同事们提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家给父亲过节,我的心底就会涌起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前年清明节过后的第二天,父亲就走了,带着对生命的渴望,对亲人的无限眷恋和对病魔的无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当我坐上回家的汽车,穿越沂蒙山麓绵延起伏的丘陵,看着田野里盛开的灿烂的野花,想着再也不会有父亲站在村口迎送我的身影了,泪水就止不住地潸然而下。
  父亲走得那么匆忙。接到哥哥的电话,我匆匆从单位门口打出租车赶回二百多公里外的老家,他早已咽气了,平躺在堂屋正中一堆新铺的山茅草上,脸上盖了张草黄纸。尽管我撕心裂肺地呼喊他,他也永远不能睁开眼睛了。
  父亲是三年前的那个炎热的七月突发脑出血晕倒在庄稼地里的,去世前在病床上整整卧了九个月。尽管其间我们四处求医,几乎用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偏方,但终没能让他重新说话和站起来走路。虽说兄妹们都有了心理准备,母亲也提前为他准备了送老的衣服,但我总感觉那么突然。农历2月15日是他71岁生日,我回家看他时,他还半躺在藤椅上温情地抚摸我的手,3月初6日清晨他就静静地闭上了双眼,去了另一个世界。
  象天下许多农民一样,父亲的一生是在苦难和贫穷中度过的,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拥有的只是中国农民最朴实敦厚、勤劳善良的品质。父亲的勤劳俭朴是全村出了名的,他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有时在饭桌上看见我们挑三拣四不爱惜粮食,总是不厌其烦地训导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由于我的爷爷去世得早,根本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财产,他只能凭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劳作。农闲时他就张罗着为我们兄弟三人盖房,因为那时侯农村都很穷,男儿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找对象都很难,所以在父亲60岁的时候,他已先后为子女盖了三座房子,虽然大哥的房子还是土打墙,但父亲总算给三个儿子每人都盖了房子。
  父亲虽然勤俭,但却不吝啬,村里谁家有个灾祸或红、白公事,他总是尽量帮助别人,出钱出物出力。特别是在子女上学方面,他更是大方,甚至是有求必应。我的老家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现在都有许多孩子失学,而我们兄妹五人却都读完了高中,姐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第一个女高中生。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干什么事都任劳任怨,他从不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衷,他的坚韧,直接影响了我。父亲虽然拙于言辞,但他却是一位心灵手巧、极有远见的人,我们家中许多日用工具都是他自己制作的。农村刚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许多人都持观望态度,父亲却毅然挑头承包了土地,并精耕细作种起了大棚蔬菜,成为当地农村改革的带头人。
  父亲晚年得了哮喘病,尽管常常憋促的厉害,但他从未停止过劳作,他和母亲还包着二亩地,种了一个蔬菜大棚。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到菜园里、庄稼地里干活,直到三年前年夏天那个最热的日子突发脑出血瘫痪,才无奈地离开了耕作一生的庄稼地。
  父亲从未跟我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但他胸怀远大,他把自己未了的心愿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兄弟三人除二哥因体检不合格外,其余两人都被父亲送到了部队,大哥还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多次立功。
  我在部队的十五年间,父亲曾四次到部队看我,每次都嘱咐我安心服役,为祖国多立功劳。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总想着自己,要真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父亲第一次到部队看我是二十年前我刚刚参军的那个春天。
  那时侯我所在的部队驻守在一个偏僻的山坳里,东南北三面被大山严严地包围着,抬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天。我非常失望,其实我当兵的原始目的就是离开贫穷的农村到城里开开眼界,但却到了比家乡更为荒凉的地方,加上每天艰苦军训,匍匐在落满霜雪的山间枯蒿败草上,我的心无比地绝望。我把自己的苦闷写信告诉了父亲:真想当个逃兵。父亲很着急,立即让哥哥写信给我,嘱咐我一定要安心训练,认真学习,并说合适的时间,他会来看我的。
  我忍着泪咬着牙坚持摸爬滚打终于熬过那个寒冷的严冬。第二年一开春,父亲就来到了部队,见到父亲的那一霎,我一下楞住了,部队驻地离小镇十多里崎岖山路,父亲下车后是一步步走来的啊!
  在我军旅生活的十五年间,曾先后换过四次防,父亲也四次到部队看我,每次来,他都是自己从车站步行到军营,从未让我接过一次,他是怕耽误我的时间,让我在车站久等。每次来部队父亲都精心地为我带来家乡的土特产,让我分给战友们吃,并嘱咐我安心服役,为祖国多立功勋。
  父亲第二次到部队时,我在离曲阜很近的一所军营从事医务工作,本想陪他到孔府看一看他念叨过多次的龙柱,但第二天单位驾驶员又在外地出车祸急需前往救护,父亲看我很忙,毅然踏上回家的路。我曾答应父亲下次来一定带他去看看“三孔”,但过后部队整编,我又被调到沂蒙山区并在这里安了家,再没能陪父亲逛逛曲阜。
  我到沂蒙山后父亲曾来过两次。父亲最后一次来部队看我,是我调到沂蒙山的第四年,那时候我已在当地娶妻结婚生子并准备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去。其时我的妻子已从单位下岗了,心情不是很好,我们在城里也没有住房,生活比较困难,父亲看了看我们租住的窄小房子,掏出皱巴巴的几百元钱放在孙子的床头,语重心长地说:“困难总是暂时的,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和你娘现在还能种点地,多少有点收入,一定会帮衬你们买上房子!”其时父亲已68岁高龄,母亲也已是古稀之人,这样的年龄在城市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年龄,但我的父母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仍坚持着种地,并在哥姐的帮扶下种了大棚蔬菜和西瓜。因为那时侯我大哥的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准备高考,我二哥则因外出做生意出了车祸背了一屁股债,两个孩子也正读初中。
  虽然我们哥仨都曾劝父亲不要种地了,并商量出粮出钱养活二老,但父亲总是说:“再过两年,等你在城里有了房子和孙子大学毕业我就不干了,好好享享福。”谁知这话竟成谶语,两年后的夏天,父亲因脑出血瘫痪在劳作了一生的庄稼地里,第二年春天就永远诀别了农活,去了另一个世界。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事,时时舒适和温暖着我的心,让我一生都难于忘怀。他就象一盏明灯,时时照亮我们的家,也指引着我生活的路,无论多么坎坷,总能指引我走向坦途;他就象是一棵大树,而我们就是长在他身上的叶子,没有了他的庇护,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奈啊……
  而今,又是一年父亲节了!父亲,你在遥遥的天国听到我真诚的祝福和祈祷了吗?无论你走得多远,你永远是那盏照亮我征程的明灯啊!
                 
                 
                 
                 
                 
1楼
春雨好久不见,问好。
2楼
平凡出光彩,《远去的父亲》充满真情。春雨,请看信箱。
3楼
《远去的父亲》蕴涵感人至深的真情,问候春雨.
4楼
文章顥真情!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谢谢斑竹的阅读评论!
[em26]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