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唱和集锦

楼主
“兰亭”唱和集锦
       半瞧先生在拙文《洋毛笔和我的故事》后留言赠诗,谨步其韵奉和:

                    涂鸦伴酒

                法眼观图画,  线条何须识。
                但辨笔墨香,  妍媸岂计尺。
                神来闻心跳,  趣尽余笔滞。
                挥洒留日月,  人生一张纸。
                涂鸦伴村酒 , 不觉老将至。

                      作者:邓治
                              


          附半瞧先生原玉:

                          病目观画

                   朦胧去观画,线条终难识。
                   让我闻墨香,能知才几尺?
                   情真有心跳,诗贫气血滞。
                   裁下一片月,送君当宣纸。
                   好画换好酒,好酒仙客至。

           

                   作者:半瞧

                    水墨月起石美村

                  迟谢邓治先生唱和诗

                   水洗星光淡,
                   墨研夜色浓。
                   月铺天样纸,
                   起笔借东风。

                    作者:半瞧

                    把盏问荒田

                  其一:天地何荒

                   天目关山景,
                   地头乐躬耕。
                   何求五斗米,
                   荒耳询鸟鸣。


                   其二:何荒天地

                   何必寻五柳,
                   荒渊羡野鱼。
                   天生苦行雁,
                   地长悠然菊。


                    作者:半瞧


                    秋风霜月梦阑珊

                    赠风中秋叶先生

                     秋叶追萤火,
                     风中举烛焰。
                     霜天拾雁叫,
                     月下寄情笺。



                    雨雁南飞赠翎翅

                      雨打风吹去,
                      雁书人字来。
                      南山寺外花,
                      飞天撒莲台。


                      作者:半瞧


                      风流名士——和半瞧先生五言古风


                      风飘潇洒客,
                      流舸汛潮来。
                      名地桃花烁,
                      士林见幽台。

                      作者:翎翅


              凑二韵送舰平兄并问候美华诸师友

                      情怀如露亦如烟,
                      总在晶莹缥缈间。
                      雁叫霜天都拾得,
                      半瞧人世半瞧天。


                      作者:陈善壎

           得半瞧老师赠诗,一直未能作答,今日觅得四句,聊为奉和:

                        半月星云远,
                        瞧空水镜凉。
                        秋深人不夜,
                        叶赋寄湘乡。


                       作者:风中秋叶



                      叶秋星淡聚兰亭

                      赏秋叶兄好诗文

                      叶赋兰亭近,
                      秋笺雁韵长。
                      星移斗转夜,
                      淡酒品心香。


                      作者:半瞧

             临屏有感,步善壎先生先韵,凑一绝请老师雅正。

                     清秋月夜读湘篇,
                     半感闲情半感禅。
                     一叶浮云舟万里,
                     芳村花地共瞧天。


                       作者:风中秋叶




    美华“兰亭”唱和,始自半瞧迟谢邓治和诗,而尔后,半瞧、风中秋叶、荒田、翎翅、陈善壎等相互唱和。以文会友,以诗传情,美华渐成兰亭,一觞一咏,琴瑟和谐,相信每个热爱美华的网友,都会为这种惺惺相惜、相互敬重,切磋诗文,把盏言欢的气氛所感染、感动!八月即将过去,但兰亭唱和牵系的文友间的情谊,定然会愈来愈浓厚,它,将超越时空,成为永盛不衰的文坛佳话。







1楼
半瞧之诗,有一值得称道的突破,那就是反客为主,
霜天拾雁叫一句就是好例,类似的甚多。这一手法在古今旧体诗中都是罕见的。
2楼
得半瞧老师赠藏头诗“秋风霜月”梦阑珊,令我深感荣幸,细细学习,品味刘荒田老师所言的“反客为主”手法,兴味沛然。感受风中叶子的旋动,“追”就很富动态了;再想象红叶如火似焰,霜天雁叫的秋色,赋情落叶,也就生出“月下寄情笺”的美好情怀了。诗人想象丰富,夸张大胆,令我佩服。少不了,还要品味诗意文字下的网谊。欣赏好作,多谢半瞧先生!
秋叶追萤火,
风中举烛焰。
霜天拾雁叫,
月下寄情笺。

3楼
见半瞧先生赠诗,十分惊喜,得半瞧先生如此好诗,深到荣幸。翎翅古汉语根底不深,也不如秋叶君擅长五言,但也很想唱和一番,勉强拟得几句,聊表心情,虽不能表达对半瞧先生钦慕之情之万一。
 风流名士——和半瞧先生五言古风  

风飘潇洒客,
流舸汛潮来。
名地桃花烁,
士林见幽台。
4楼
余虽不懂诗文,但每当看到诗人们唱和,心里很高兴,就像看古装剧样过瘾~~
5楼
秋叶追萤火,风中举烛焰。
霜天拾雁叫,月下寄情笺。
“追”“举”“拾”“寄”等动词,刻画了一个为美华殚精竭虑的总版主的形象;“秋叶”“烛焰”等意象,使人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类赞颂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霜天”与“秋叶|”相互映衬,南来北往的美华网友们犹如整体观念强的雁阵,谁是领头雁?答案读者心中自明;古有鸿雁传书的佳话,“月下寄情笺”,诗人对朋友诚挚的关心问候尽在不言中……
雨打风吹去,雁书人字来。
南山寺外花,飞天撒莲台。
半瞧老师在这首五言中,把翎翅比作“南山寺外花”,那花应该是一尘不染的白莲吧?飞天衣袂飘飘,“莲台”清雅芬芳,端坐莲台的观音菩萨,慈眉善目,温文婉约,这,大概只有佛境中才可能出现的情景,不正是翎翅的佛心慧质的生动体现吗?
半瞧老师两首赠诗,与所赠之人的品性如此吻合,梅瓶由衷叹服半瞧老师知人之深!问候风中秋叶和翎翅姐姐!
谢谢刘荒田、王芳定的留言!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