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贝叶树(修改稿)

楼主
【应天长】 贝叶树(修改稿)
【应天长】  贝叶树(修改稿)  文/冰云
澜沧江边擎天柱,铁扇揽风云翳处。淡芳绿,叶伞舞,一次花妍浆果序。
篆经文,禅理著,典藏传承渊古。聆听梵音佛语,方醒明净宇。                

旧作:
澜沧江水戈兰长,波叠树飘重景像。参天枉,形如掌。花绿果华村民享。
典藏恩爱想,白发随老寝往。青叶留刻古仿,经书永世仰。




常绿乔木类花卉
贝叶树花语:希望、一生一枯荣(自撰)


别 称     贝多
分布区域  西双版纳
界        植物界
种        贝叶树
科        棕榈科

[img]../images/fileType/pn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5/08/07/164339.png[/imga]

[img]../images/fileType/pn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5/08/07/164356.png[/imga]

[img]../images/fileType/pn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15/08/07/164408.png[/imga]
13楼
贝叶树:

简介
  常绿乔木,高达十多米,茎上有环纹,叶子大,掌状羽形分裂,花淡绿而带白色。只开一次花,结果后即死  亡。叶子叫贝叶,可以做扇子,又可以代替纸来写字。也叫贝多。贝叶树植株高躯干粗壮笔直,不分枝长杈,叶片呈掌状展开,形如蒲,但叶片比葵叶更大、更长。具有长柄的贝叶,聚于树顶,形成一个半圆,其形欲如一把绿叶巨伞。

历史故事
  贝叶树,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称为“戈兰”,是一种棕榈科木本植物。贝叶树之叶,是傣族古代的书写材料。傣家人在尚未掌握造纸技术、无纸书写以前,但以贝叶作纸刻写佛教经文。因此,傣族地区的佛经有贝叶之称。  贝叶树,古代称为贝多罗树,是只能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的树种。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有记载说:“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摩伽陀国在今印度北部,早有用贝叶刻经之举。西双版纳是适合贝叶树生长之地,当佛教传入以后,便开始用贝叶刻写经文,创造了傣族地区特有的贝叶文化。
用途
  供书写使用的贝叶,应预先加工。将长得又旺又长的鲜叶砍来,数片相叠,用木板夹住加压后又用圆竹或圆木碾压,再用木板夹住加压数日,取出划成长约1.5~2尺,宽约2.5寸的长条,用沸水略煮,晒干,压平方可书写。用贝叶抄写经文,使用铁笔刻写,正反两面均刻上字以后,涂以炭粉,加油抹擦揩净,使墨迹陷入刻痕之内,经久保留而不消退。用贝叶刻写的经文,能防水、防腐、防蛀,可保存数百年之久。

形态特征
  生物界中的植物,有一次花植物和多次花植物之分。一岁一枯荣的草本植物,属一次花植物;具有开花特性的多年生植物,属多次花植物。贝叶树具有开花结实的特性,并且是寿命长达数十年的多年生植物,可它却不能多次开花结果。贝叶树和其他植物不同,树势旺盛之时,只长叶长干,而不孕育花蕾。只有到了耄耋之年,方才开始萌生花芽,竭尽平生之力怒放一次花朵,在世间“萧洒”一遭,然后再结果实,留下传宗接代的子实,从此精疲力竭,渐渐枯萎倒地而亡。贝叶树就是这么奇怪,难得开花,并以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来结束生命。  
    贝叶树在西双版纳广有栽培。从前多种在佛寺院仙,既作风景树,又供采叶当纸抄写经文。如今虽不缺书写纸张,但佛寺中的僧侣仍按古习,自采贝叶加工纸,用以抄写录佛经,装订成册,用匣子或布袋盛装保存。  
西双版纳珍稀植物
    贝叶经最早时是古印度佛经的一种主要形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与印度相邻的西藏地区应是我国最早接触贝叶经的地区,我国早已有用藏文写成的梵夹装贝叶经存世。
    元、明之际,云南傣族地区开始用自己的文字刻写贝叶经,傣文的产生估计也在这一时期,它应该源自古印度的巴利文,又经过傣族佛教信众的悉心改造,最后形成了有别于当时的中原文字。
    贝多罗树在中国广东、贵州尤其是云南一带多有生长,傣族把这种树叫做“戈兰”,贝叶也自然被称为戈兰叶。它属棕榈科,形似棕,树体非常高大。树叶生长在树顶上,像手掌那样向周围散开,大的有2米多长,叶子肥厚宽大,质地细密。这为傣族地区的贝叶文化提供了用之不竭的书写材料。
    在刻写经文之前还要给贝叶按照固定的尺寸打孔,一般是一整 的贝叶被夹在一起打孔,这样才能保证四面叶边切口的整齐光滑,便于最后涂刷金粉,达到防虫防潮的效果。有的还要在贝叶上弹以墨线,为的是方便刻写。
    傣族的学者们采用像针一样的铁笔,刻写内容,笔画要掌握得不轻不重,深浅如一,若轻了,不便于吃进显示字迹的颜料;深了,又会过多地破坏叶肉中的纤维,减少贝叶经的留存寿命。刻写完了还要在字迹上涂以颜料,然后淡淡地涂以植物油,最后擦拭干净。这样不但字迹变得非常清晰,而且更容易保存。
    贝叶经在云南傣族地区发展得蔚为壮观,形成了地域性、民族性非常强烈而又多彩多姿的贝叶文化。
    贝叶记载了傣家人的全部历史,其本身又成了傣族文化的一大特征。贝叶作为一种存在于我国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广博浩繁的整个中国文化典籍中独树一帜。傣族人民通过贝叶将他们的全部的人文思想尽纳其中。纵观浩繁的贝叶典籍,内容包括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宗教教义、礼仪形制、哲学、历史民俗、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生产生活、天文历法、时令节气与农业、医学理论和医疗知识、工艺美术与书画知识、水利与工程建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传统武术及体育运动等等方面的内容,简直是包罗万象。可以说,傣族文化传承的所有方面都在贝叶上面得到了全面的表达,那泛着清香的片片贝叶,就是傣家人的大百科全书。
    贝叶文化在古老的中国文化近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实尚属一种较为年轻的文化,它始于千年以前南传佛教的传入,发展到400余年时达到了鼎盛。通过傣家人的发扬光大,贝叶经的通俗性、普遍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整个傣族社会的各个阶层贝叶经是他们传承思想、学习文化的最主要工具,同时造就了特定的傣族社会教育体系。

图片与资料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14楼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生物界中的植物,有一次花植物和多次花植物之分。一岁一枯荣的草本植物,属一次花植物;具有开花特性的多年生植物,属多次花植物。贝叶树具有开花结实的特性,并且是寿命长达数十年的多年生植物,可它却不能多次开花结果。贝叶树和其他植物不同,树势旺盛之时,只长叶长干,而不孕育花蕾。只有到了耄耋之年,方才开始萌生花芽,竭尽平生之力怒放一次花朵,在世间“萧洒”一遭,然后再结果实,留下传宗接代的子实,从此精疲力竭,渐渐枯萎倒地而亡。贝叶树就是这么奇怪,难得开花,并以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来结束生命。  
15楼
禅味更重,更有贝叶文化。
16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蕭振[/u]发表的内容:[/b]

禅味更重,更有贝叶文化。[/QUOTE]


贝叶文化,有很悠久的历史。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