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评] 对未来的倾听

楼主
[诗歌、诗评] 对未来的倾听
                          对未来的倾听
               ----叩响温东华的问鼎长诗《一尖山》    

                                                                                                                                文/空灵部落
     
                                                                                                                                      
   “唯有时间才能洞悉真理。”这不是大师的冥想,也不是圣人的自叹。这是于20年后的今天,温东华的长诗《一尖山》浮出水面,经我轻轻叩击,一部宏大的诗歌便即刻铜钟般鸣响,久久回荡在时空之中,动人心魄、撞击我灵魂的声音。

                         天才的影子
 
    即使被布罗茨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茨维塔耶娃认为,诗人不可成为批评家,而且“没有读遍诗人的每一句诗的人是无权评判诗人的。”但是,读到温东华近900行的长诗《一尖山》,你会发现,她的光芒已经笼罩了他的过去和中国新诗的疆域,无论你是否首肯,无论你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这部承载历史使命的文本,无一不会为其天才所折服。
 
    温东华生于1962年的湖北武穴,于23岁就写出了这部问鼎之作。遥想那年月的诗歌作品,能找到一部,或一首诗作能与之比肩的,也许能使我欣慰;再向后梳理,从精神向度到语言的极致,从诗艺的中西融合贯通到视野的开阔度,从诗歌的包容性到历史承载力,从气韵与脉流的呼吸感到时空驾驭与气场的营造,从精道的长诗架构与控制能力到读者的认知度和感染共鸣率等等,多想有那么几部或几首,那该多好,像《诺日朗》,即便翻遍了人文版的《中华诗歌百年精华》(典藏本),于我仍显得无能为力。温东华的长诗《一尖山》是一个壮举、一部史诗、一个巅峰。
 
    但上帝时有错爱。并由此想到了卡夫卡的手稿。
 
                      非神性的神性写作
 
    《一尖山》,让我想起了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和艾略特《四首四重奏》。对此,我复读了这两部人类的经典之作,想从中获得一点启示,一个入口,一个用之于剖析大作的秘器。实际上,在我的认知范围内,要想出一部传世之作,非要有神学背景不可。将具像之物,将所有的运动、相互作用影响上升到精神领域,神性层面,才能打通万象的心灵秘境,普照天下。诗人往往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诗人肉体诞生之地,一个是精神之源。即使像冰雪覆盖的俄罗斯,伟大的诗人也多是东正教信仰者,如阿赫玛托娃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有人曾追本溯源,说明诗与宗教的关系,是以汉语的“诗”字的暗示来佐证:所谓“诗”,即“语言之寺”。那么,温东华,靠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细读其文本,可以发现,《一尖山》的“他要拯救沉沉降落的太阳 /在这蒙昧的年代”的精神向度,就能够穿越时空,抵达终结的内核而流传。将“我”在一尖山的成长史,置于死亡之境:“强暴有力的死亡多次邀请我 /在夜晚,一尖山蔚蓝的天空犹如一张绿色血液涂抹的请帖在它的纸页上,打印了人民卑微的名姓/打印了从泥土上站起来的宋关佑(注:农民起义领袖)/还有我”。于是,“我”便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代替的有血有肉的“符号”;“一尖山”,便呈现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任何一块,或整个领土的特质。而其中的断代史,以血的喷洒和顽强的生命力,坚强地抗争着命运,将中国的历史纵向的展示出来,“在这蒙昧的年代”,激活了历史的回旋与人民在卑微中受苦受难的真相,他以沉思探讨着人类的痛苦和寻求拯救的主题。诗人真挚的感情和使命感,以感性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人文观和价值取向,在历史语境中闪现在场感,并憧憬着她的未来:“一尖山的清明雨一点一点地滋润 /让它的根须布满大地形成稳固的结构/而火红的花朵不断燃烧着将永远永远 /永远在时间的面孔上摇曳/犹如黑海的灯塔”。温东华就是这样从一个真实的点,通过历史的呈现和在不断的拷问中升华了主题,达到了精神层面,揭示了人类传承中的痛与规律,也由此确定了《一尖山》的有效性。
 
                      诗艺的成功探索
 
    1985年,温东华创作了《一尖山》。其语言土壤和诗艺支撑,对于新诗来说还远不及如今这样丰富多彩,那时,我们的案头是莎士比亚、歌德、拜伦、雪莱、海涅,是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是徐志摩、戴望舒,是艾青、李加建、流沙河和台湾诗人余光中等等。对于意象派、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还少有耳闻,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表现主义等尚几无见识,有一部刘勰的《文心雕龙》便成了圣典。
 
    温东华就是在这有限的诗歌视野和不可多寻的诗论中张开了向西诗挺进的风帆,以他特有的悟性和执著,其每一股风都给他以前进的动力。温东华个性的文本语言是不可多得的范本:“她是属于胸脯的裸露/在她颤动的气息里 /诞生了人类第一缕炊烟”。“我敲叩每一根肋骨,每一个山痣/每一个块岩石,或者月光的淡泊 /或者稻田里神龟的甲壳/他们怎样从噪音提炼语言或者音乐/怎样以火焰提炼缜密的结构 /拿什么雕刻甲片和骨骼”。“在他们攀登的脚后/懒懒的原野僵卧着夕阳 /祈祷一缕新鲜的气息,可是 /瘫痪的风打不起精神 /在一枝残留的麦穗上晕倒 /晕倒的/还有破落的烟火,仿佛残花 /一尖山凋零了雄鸡的啼鸣 /和浪花的迸溅” 温东华用词准确有力,极有质感。全诗用大量的意象、以象征性和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形式,以围绕“一尖山”这一核心意象,以诗性的历史真实性,在叙事与抒情中推动,完成了这部杰作。温东华是大胆的,他有一节不知有意识还是在潜意识中使用了绘画的表现,几乎就是印象派画家的笔触,以光与色的变化,将有色彩的若干名词并列,像莫奈手下的一笔笔油彩,构成了名画《干草堆》和《日出·印象》似的《一尖山》:
 
    高昂的头颅,突兀的肚脐
    峻峭的鼻梁,庄严的星座
    雄伟的落日,青天孕育的蛋壳
    平原上烂摊的烛台,由烛泪
    下切的深谷,罪恶的渊薮
    破碎的马刺,溜滑的石头
    泥土幽埋的蚌骨
    流水磨牙的声响
    密匝的网,函数的绿线
    蓝色起伏的诗情,秦吉了清唱的风韵
    被鹰隼穿透的山峦,一阵又一阵的
    铅灰色闪电,大樟树骑士撑起的
    古老的伞盖
    摇摇摆摆的倒垂的藤蔓
    无限联系着的铁索,风飘残絮的村庄
    村庄里翻垦的蚯蚓,勤劳的蜜蜂
    悬挂的柑橘花下成熟的乳头
    妇女的发髻
    从月阴飘来的云朵
    姗姗的步伐
    被一点红涂抹的嘴巴
    衔着的面包,山坡上起伏的麦浪
    缓缓移动着木犁的流线
    峭楞楞的树木的钢铁,木工的斧头,
    刀刃的粮食,我母亲提桶里的黑暗
    爸爸咬啮的强硬,一尖山
    你与人民同在?
 
                         历史的审视
 
    可以看出,温东华在诗歌传承的维度上还没有“影响的焦虑”。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在深入的角度上,特别是在个别关键词上依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之所以神性写作能打破语言的壁垒,与任何不同语系的读者心灵想通,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这并不能就因此削减《一尖山》的高度。正如罗丹的石雕,在细腻的表情,粗犷的线条之外,还有粗糙的底座。不过,我们要始终记得罗丹在《艺术论》中的肺腑之言:“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到的东西。”
 
    值得庆幸的是,温东华没有为上帝的错爱而消沉,也没有被《一尖山》的高不可攀而不敢去冒险,他在20年后的今天,又正以积极的姿态,去完成他的构想:“历史人物系列”抒情诗。我们相信,一个虔诚的诗人是深入骨髓的。其诗来自于心灵的感悟,来自于生命的体验,来自于对真理不息的追寻。我们坚信,好诗在民间,在寂寞的苍穹下对孤灯的思考,在远离“功利诗歌加工作坊”的任何一隅,在生命的延续中呈现杜甫的血性。
 
    历史的镜像为面具争得了“荣誉”;历史的真像,却要通过时间的洗礼,才能越发真切地显现出来。从历史的审视角度来看,即使盖棺定论的历史教科书也一次次被良知所改写。诗歌的历史也不能例外,只要温东华能坚持用生命写作,潜心写作,相信今后在诗歌史中将还原本真,还原《一尖山》的浓墨重彩。我们充满了信心,并在一路读着温东华的诗作中倾听未来。
 
                   2006.10.28.于四川自贡丹桂时代家园
 

 

附:《一尖山》http://blog.sina.com.cn/u/491d42160100060l

1楼
提提提!
2楼
大作初读,感慨!细读再品。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