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散文]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培养。
      虽然时光流逝了几十年,至今想起来,老师们的形象还历历在目。
    一、邓宗堃:打死你也不能学文科
      邓宗堃是我二爷,字敬堂,出生于1919年,上过几年私塾。后来,家乡掀起红色风暴,二爷受表哥刘明榜(长期坚持大别山敌后斗争的共产党员之一,离休前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影响参加革命,利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从事宣传鼓动工作。因为性格耿直,1957年被打成“右派”,接着经历十年“文革”的煎熬。粉碎“四人帮”后,他主动要求回到村办学校教书,因为是学校惟一的公办教师,组织上任命他担任校长。
      我所见到的二爷,已年近六旬,面容清瘦,头发花白,但精神状态很好,双目炯炯有神,走路时腰板挺得很直,高兴时喜欢哼几句小曲或唱段京剧。最有意思的是,夏天穿件白布衫,一手杵着拐杖一手摇着蒲扇,样子很滑稽。我们经常偷偷跟在他后面嬉笑,他一点也不以为忤,依然故我,神态自若。
      二爷担任校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老师,因为我们刚升入初中,全校没有一位老师懂得物理和化学。没办法,他把村里刚毕业的初中生找来给我们上课。刚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初中生能够学到的知识本来就很有限,采取这种应急措施,算是让我们对物理和化学有了初步了解。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二爷亲自教我们语文,每天拿来《人民日报》,指定几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背社论,内容都是“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举旗抓纲拼命干”之类的标语口号,更要命的是,他把我们的作文修改完毕后让自己背!那情形,真像是吃自己嚼过的馍,没有一点味道,但整个教育形势如此,不由人左右。记得乡里曾经组织过一次语文竞赛,卷面是写一篇《同祖国一道前进》的作文,在消息闭塞、信息不畅的山区,让十四、五岁的孩子去写这样的文章(可算是要我们的小命了),命题者真是“用心良苦”。
      接到高中入学通知书,二爷专门到我家来一趟,反复叮嘱我一句话:到高中后要文理分科,千万不能读文科,打死你也不能学文科!原因很简单:学文科将来从事的工作风险大,不是你自己能够驾驭的,弄不好会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还是老老实实学理科,掌握一门有用的知识,将来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高中分科时,老师根据我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的实际,觉得学文科更有利,我坚持非理科不学,老师感到不可理解。
      没想到,从来没有进过文科校门的我,参加工作后,却阴错阳差干上了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2002年,我利用工作间隙专程到潢川去拜访在家离职休养的二爷,已经83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如常,说起我的工作和生活,他只随口说了一句:文字误你平生志。我在路上琢磨半天,觉得应该接下句:愧负老人一片心。
    二、徐正安:学理科也要沾点文气
      徐正安是我高中阶段的第一位班主任,教我所在文科重点班的语文。没见到他之前,了解他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说徐老师很厉害,要求学生很严格,批评人时,他自己不动声色轻言细语地说,你会感到尖刀子划得血直往下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到了上语文课时,我才发现眼前的徐老师与同学们的传说大相径庭:个子不高,又黑又瘦,既无金刚怒目式的威猛,也无阎罗大殿前的阴森,原来是个袖珍小老头。因为有事先的背景介绍,上课时我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挨批评。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发现徐老师不仅不厉害,而且很和善,讲起课来铿然有声,幽默生动,激情四溢,非常有吸引力。
      当时,高考制度刚恢复,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基础都比较差。为了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徐老师找来历代流传的经典名句,组织人刻蜡板,油印给大家,让同学们每天早晚在来往学校的路上背诵。像“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并能够很快熟记于心。这些饱含哲理、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与当时流行的标语口号相去甚远,让我在知识贫乏的时代,学习知识的同时,悟出了很多道理,并由此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知识之门,受益终生。
      徐老师讲课,从不简单处理,而是多侧面立体化展开,让知识的营养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吸收。时间过去30多年,我仍然清楚地记得课本后面有这样一段古文:“李自成,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家贫,嗜拳勇。”作者仅仅用17个字,介绍了李自成的姓名、籍贯、出身、性格特点,为后面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徐老师讲完这段文字,又给我们补讲陆容的《阿留传》:“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以此告诉我们写文章应该如何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刻画人物。徐老师认为,只会写而不会说不是好学生,应该让学生把自己所想随时用语言表达出来,大力提倡口头作文。这种有益的尝试,让后来参加工作的同学,深感受益匪浅。
      记得有次课堂提问背古文,被叫到的同学数学很好但语文极差,背不上来还以我将来学理科为由狡辩。徐老师勃然大怒:学理科也要沾点文气!你见过数学考百分语文拿零分的“人才”吗?没有语文作基础,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怎么解决数学问题?!训得那位同学哑口无言,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一直琢磨“文气”二字的内涵,逐渐体会出,那应该是一个人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参加工作后回母校拜望徐老师,交谈中才知道徐老师上大学时学的是生物化学!因此我想到,中学是奠定人生发展基础的黄金时期,应该全面吸取知识营养,切不可因偏科而畸形发展。
    三、胡辉海:我再讲一段三国故事
      高中阶段学英语,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初中阶段跟着下乡的知青老师,认识了26个字母。但从来没有听说过音标,每个英语单词都用汉字标音,念起来十分别扭,没办法,只好死记硬背每个单词的字母构成顺序。由于当时规定英语占高考总成绩的比重较轻,很多同学决定放弃这门功课,我也是其中之一。
    教我们英语的老师叫胡辉海,50多岁, 身材高大、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皮肤黝黑,戴着黑框眼镜,对学生非常和善。据说胡老师很有才华,曾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两淮中学,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亲手创办过两所小学,不幸于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
        说实话,胡老师的课讲得比较好,但课堂程序很乱。原因是很多同学不愿意学,大多在课堂上说小话、做小动作,或者看小说、写作业。作为临时代课老师,胡老师很为难:既要让同学们学到知识,又要调动大家的学英语的积极性,还不能因为管理严格让学生背后打小报告。
      面对现状,胡老师既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发脾气,更没有采取提问、罚站、朗读等强制措施,而是很和善地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先学习5个单词、2条语法,学完以后我给大家讲一段《三国演义》。这一招很见效,立即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看到大家来了兴趣,胡老师抓紧时间把要讲的知识讲完,然后,大家屏声静气地听胡老师讲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跃马过檀溪、诸葛亮草船借箭等三国故事,对英语这门课,由抵触到逐渐接受。
      当年高考,英语以30分计入总成绩,我竟然得了10多分。有3位同学,分别被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英语专业录取,如今,一位是著名大学满腹经纶的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位是在特区创业而拥有数亿资产的董事长,还有一位是国防战线为祖国安宁而无私奉献的高级军官。
        我不敢妄言同学们的成功,有多少得益于胡老师的教诲,但他这种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确实让我永志不忘。  
        从最早的安身立命,到全面发展,再到兼收并蓄,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无不打着时代的印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他们始终恪守教师的神圣职责,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让所有受益者终生感激。
        春秋代序,斗转星移。如今,我也站上了讲台,每想起那些为我们的成长而奉献了毕业心血的老师,心头总会涌出一层敬意;面对课堂上一双双充满渴望的双眼,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蕭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读着“我的老师”,文章里生动的人物,细腻的笔触令我也油然想起我的老师;回味这一段,【我一直琢磨“文气”二字的内涵,逐渐体会出,那应该是一个人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我的老师》有血有肉,以有力的故事凸显人物的风神。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  蕭振[/u]发表的内容:[/b]

              读着“我的老师”,文章里生动的人物,细腻的笔触令我也油然想起我的老师;回味这一段,【我一直琢磨“文气”二字的内涵,逐渐体会出,那应该是一个人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QUOTE]
              谢谢赏读。自己对“文气”的体会,不一定准确。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Huangtian[/u]发表的内容:[/b]

                [/QUOTE]
                谢谢总版主肯定,生活远远比作品丰富,只是我的观察点和表现力太贫乏。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非常优秀。三位老师的形象非常立体,非常值得回味。文笔也很优秀。很有文气的作品!!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写了三个人,就概括了一段历史。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420
                      • 经验6719
                      • 文章566
                      • 注册2007-07-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邓治[/u]发表的内容:[/b]

                      写了三个人,就概括了一段历史。[/QUOTE]
                      这三个人的言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由此影响了我的一生。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http://blog.sina.com.cn/lydst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6
                        • 积分430470
                        • 经验225261
                        • 文章6326
                        • 注册2007-04-12
                        同感邓治。lydst写的是“我的老师”,实质上也记载了一段历史。那个年代的老师都是真心实意培养学生,教导孩子,完全为孩子着想的,如今恐怕也一切“向钱看”,令人感慨。
                        希望lydst继续上贴,支持美华。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