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十二 书画大江湖 文/江南

楼主
读书会十二 书画大江湖 文/江南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
[imga]../images/upload/2017/05/07/132332.jpg[/imga]

书画大江湖(一)  文/江南

在莫斯科总统宾馆,高尔基公园和莫斯科艺术家中心这块被称为莫斯科金三角、绵延一公里的地段上,有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硕大的油画市场,其数量和品类远超于法国巴黎的油画市场。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油画爱好者和收藏家纷至沓来,驻足于此,选购中意的画作。同样,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油画作品流向世界各地。莫斯科坊间有个说法,不选购一幅俄罗斯油画等于没去过俄罗斯!
在莫斯科常驻的十年岁月里,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油画市场闲逛或者陪同国内来的团组去选购。
油画和中国画有着相同的分类:人物,肖像,花鸟,山水,宗教,田园风光,静物写生,现代艺术。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之一的俄罗斯,油画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涌现出灿若群星的优秀画家,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绘画艺术博物馆,莫斯科普希金雕塑艺术博物馆,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所收藏的油画,绝对可与大英帝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比肩,并远超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油画艺术的最高学府,在崇尚学院派的俄罗斯,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个顶个地成为名人名家,闪耀在俄罗斯画坛并拥有首席的权威性。
在莫斯科著名的阿尔巴特步行街,莫斯科大学对面的观景台,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也有数量可观的街头油画家,为旅游者画像,尽管里面不乏高手,但因不是学院派而被称为在野派。
莫斯科油画市场的兴起得上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前后,当俄罗斯人欢呼克里姆林宫圆顶上飘扬起三色旗的时候,一场经济危机迅猛地席卷整个俄罗斯。民以食为天,糊弄饱肚子是重中之重,莫斯科的老百姓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摆摊出售,一架上等的钢琴只能换取50-100,一把琴龄几近百年的小提琴不足500。而油画家能够变现的只有自己的作品。就在那块金三角上不约而同地走拢来一个群体,昔日头颅高昂的艺术家们,在饥寒交迫中不得不放弃了尊严,向外国游客甩卖作品。都说俄罗斯的男人十之八九是酒鬼,酒有时比面包更为重要。就在这时,一群从黑河,漠河过来的“东北虎”来到此地,用皮夹克,羽绒衣和酒换取油画。那时一瓶二锅头就能换一幅画,两瓶就能换一幅不错的画,五瓶则能换一幅学院派的大作。这让首批进入俄罗斯的国际倒爷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十年以后,几位和我熟识的画家回忆那段日子时,等于做了一场噩梦。
1楼
书画大江湖(续一)
在俄罗斯住久了,很快发现我们很容易接受油画艺术,但俄罗斯人对我们的国画不是很感兴趣,至于对中国的书法更是无人问津。
屹立在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里面的藏品之巨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你在每件展品前面驻足3秒钟,看完全部展品则需要整整15年。可以说,没有哪个人能看完全部藏品,即使在这里工作一辈子的老馆员也不例外。馆内的参观路线是固定的,游客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部分。馆内最摄人眼球的当属油画,其中一部分是叶卡杰林娜女皇在位时花重金从西欧采购来的,连女皇自己也没想到,她的奢靡之举给俄罗斯积攒了一笔巨大的无可估价的艺术财富。
每次去彼得堡,我必定去博物馆,而每次在中国馆,我总会有个问题,为什么偌大的中国馆只有青花瓷,而没有一幅被誉为国粹的国画?
1992年,圣彼得堡常务副市长访问沈阳、北京后邀请我们回访彼得堡。是年秋,我们一行十人抵达彼得堡,副市长高规格接待,并指派外事处长陪同我们参观冬宫、夏宫和叶卡杰林娜女皇宫。
外事处长列娜四十出头,一看就是外事经验丰富的“老麻雀”(СТАРЫЙ ВОРОБЕЙ)。
循着固定的路线参观完毕,我问列娜:馆里有没有中国画?
有啊!列娜答道。
能看看吗?
ЗА МНОЙ!(请跟我来)
穿过迷宫般的通道,我们走进一个展厅,里面只有三幅画:徐悲鸿的双鹅,齐白石的虾趣,张大千的山水。
这三幅画之所以珍藏在这里,第一作者是贵国的顶级画家,第二这是毛泽东主席当年访苏签署《中俄友好条约》时作为国礼赠送斯大林的礼品。这个展厅只对中国贵宾开放。列娜笑着介绍。
这是我第一次在冬宫看到中国,但是偌大的博物馆到底有多少中国画,还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
2楼
江南兄是美华论坛的元老,很多年不见了,祝他健康、快乐!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蕭振[/u]发表的内容:[/b]

江南兄是美华论坛的元老,很多年不见了,祝他健康、快乐![/QUOTE]


萧大叔,我转告您的问候。您也多保重哦!
4楼
书画大江湖(续二)
有朋友问:你在俄罗斯这么多年,又赶上这么一个时段,有没有淘到一点宝贝?
坦率地说,没有。都说时也运也命也,我这人信命,命中该有则有,命中不该有则无。
别看刚刚独立的俄罗斯一片乱象,经济低迷,卢布贬值,总理像走马灯似的更迭,政策法规朝令夕改,但是俄罗斯各个口岸出入境的管控依然极为严格,毫不含糊。外国人入境随身携带的美元必须如实申报,并当场清点过目,申报单必须妥善保管。出境时随身携带的美元同样申报,数目必须小于或者等于入境时的申报数,连同入境申报单一起交予检查,如果没有申报单或者超额,就被带进小黑屋盘问,除没收以外还要罚款。
按照俄罗斯海关的规定,携带油画和乐器出境必须出具由俄罗斯文化部文物管理处开具的出境证。这就得首先给作品拍照,列好清单,一式两份,然后拿到位于阿尔巴特步行街的文化部文物管理处“验明正身”,确认不属文物后盖上出境章。出境时把正本交付海关官员,再次清点,验明正身后放行。
一开始倒爷们不清楚这个规矩,大大咧咧地带着油画出境,可是一过海全军覆没。明白了这一规矩的爷们去办理手续,但是多数倒爷抱有侥幸心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拆掉画框只留画芯,藏在行李箱夹层试图蒙混过关。然而这种小儿科游戏怎能对付经验老道的海关官员以及灵敏度极高的安检设备,开箱检查,不仅没收,还要重罚,让你血本无归。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遭遇滑铁卢,倒爷们愿赌服输。得,拜拜您了,大爷不跟你玩儿了。
其实,只要按照海关规定办理合法的出境手续,携带几幅油画没有任何问题。
我这人生性愚钝,对收藏发悟较晚,最主要的是有心无力。收藏圈里有句话:玩收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闲,有钱,有眼。而我哪个条件都不具备,犯不着拿养家糊口的钱去“交学费”。
真正对收藏发生兴趣并有所心得,是在洛杉矶认识海外华人大收藏家玛窦先生以后。此为后话。
5楼
书画大江湖(续三)
本世纪初,已然退休的我到了人生旅途的第三个驿站:南加州洛杉矶。
在帝都热闹惯了,一到人生地不熟的新地方很觉冷清。南加华人作协会长张之元先生说,洛杉矶藏龙卧虎,高手云集,你慢慢寻觅,总有一个适合你的朋友。
洛杉矶果然是风云际会,人才济济。很快我结识了来自台湾高雄的文学大家、长篇小说《辽河滚滚》的作者纪刚先生。两人一见如故,诗词酬唱,文墨往来,十分投缘。不久又在文学城结识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外孙女、远在西雅图的黎曼女士,两人联手,携手一帮分布在加拿大、澳洲、德国的文友在文学城里刮起一股旋风,《上海人和北京人》、《文人杂谈》几个系列相继问世,文章隔三岔五挂在城门楼子,点击率日日飙升。更有众多粉丝插科打诨,灌水起哄,天天玩得“不知天下有汉”。
文友是有了,但是书友尚无。
却说在洛杉矶蒙市的一面向阳高坡上有个大宅院,两米高的围墙把宅院围成四四方方一座小城。从外面望去,一座三层小楼掩映在一片绿荫深处。几棵果树挂满了柠檬,柿子和脆枣。一道锈迹斑斑的大铁门面朝马路,靠近铁门,里面几条“黑背”的叫声清晰可闻。
时下临近圣诞节,那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周边邻居都在营造着节日的气氛,用彩灯勾出住房的轮廓,门前的树上挂满了彩灯,系上了彩带,庭院的草坪上摆放着圣诞树和各种饰物。入夜,彩灯闪烁,溢光流彩,绵延数里,远远望去,宛若银河。
令人不无奇怪的是,唯有这个宅院没有任何装饰,了无生气,夹在其他庭院中间,显得格格不入。铁门终日紧闭,只是偶而见到一个眉清目秀的中年女士,开着一辆老式奔驰从后院车库出入。
但是,细心的人们发现,每天晚上那个临街的房间灯火通明,彻夜不息,直到旭日东升,霞光万道。
谁是这个宅院的主人?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宅院的主人。不过能认识他,多亏了另外两位奇人。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