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主页
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多谢维子赐读。你好!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家中最高寿的书是一本1824年的Vicar of Wakefield,
      另一本较”年青”的是1894年版的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Frederick Warne and co.)(Albion Edition)
      不过都是横版.  呵呵.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土豆[/u]发表的内容:[/b]

        家中最高寿的书是一本1824年的Vicar of Wakefield,
        另一本较”年青”的是1894年版的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Frederick ...[/QUOTE]

        哗,这就不是日常阅读的书了,这是古董、文物了!

        问好小土豆。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邓治,

          那也不一定. 那本莎士比亚集在Amazon.com 也可买得到, 只是四十块钱美元左右, 不算太贵, 不过包装很美丽, 是真皮外层, 刻金突字及花纹.
          那Vicar of Wakefield 因年代久远, 稍贵一点, 大约一百多美元, 这是因为外国中古书藏于民间的数目很多, 上百年的不算是什么了. 而且价格也不一定是看年份久远的, 要看看供求而定.

          当然, 家父不是什么藏书家, 亦没有能力购买罕有的书(在网上曾见一1791年的圣经取价37,500美元, 令人咋舌, 至于十六世纪的德文版本就更是天文价了), 只是手里拿着制作精美的书倒确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事, 好像和那时代的人有了共同的空间.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事有凑巧, 今天在报上看到了董桥先生一篇有关一本旧书的文章, 节录有关片段于此..

            (皇帝的旧书)

            2009年12月06日

            ……伦敦河滨街一家烟草店的老板跟我熟,一年初夏带我上二楼看一架子花卉书籍,又是老古董,随便翻几本都翻出许多漂亮的插图:「插图要手工上彩才矜贵,」他挑出一本袖珍书《 The Language of Flowers》给我看,十九世纪老版本:「扉画和内页五幅插图全是手工上彩,多精美!」还有一册布面绣花大开本的七彩花卉图录,他说初版都洒了香精,一叶一叶掀开来幽幽散发花气,年月久了花香不在,只剩纸香。三十几年过去,英国一位书商上个月竟然替我找到一本《花之语》,跟老板那本同一个版本,而且是十九世纪汉诺威皇帝奥古斯特一世的旧藏,钤了两枚王宫藏书印记,一枚在扉页,一枚在序文天头,椭圆形,上刻王冠,下刻 E和 A字母。扉画和内页五幅插图也是手工上彩,色调、手艺似乎还比烟草店里看到的那本做得好。书很小,只十三厘米高八厘米宽,这样小的工笔蚀刻小画功夫不深上彩一定不象样,尤其花瓣的深浅,绿叶的光暗,难极了。书商说这本袖珍书墨绿色封面封底压的花纹图案也少见,沉实古雅,玲珑浮凸:「到底是献给肯特郡女公爵的书!」......


            老德意志北部邦国,汉诺威王朝 Haus Hannover一六九二年到一八六六年统治汉诺威地区,期间一七一四年到一九○一年归英廷兼治,那是乔治一世到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年代。德意志施行撒利法《 Salic Law》,严禁女性继承王位,一八三七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汉诺威王位依法传给了她的五叔奥古斯特 Ernest Augustus。他是坎伯兰公爵,乔治一世之后第一位住在汉诺威王国的君主,《花之语》里书商铅笔注明汉诺威国王藏书室藏书,他说藏书室一定在汉诺威王宫里不在英国。奥古斯特一八三七年登基,一八五一年八十岁驾崩,在位十四年,儿子继承王位,称乔治五世,十五年后普鲁士?并汉诺威。早年听老师说,汉诺威能臣济济,几代国王远在英国顾不了那么远,群臣却把汉诺威治理得井然安泰,苦的只是不列颠每次跟他国交战,汉诺威必然横遭侵犯,半壁江山始终成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阿基利斯脚踵 Achilles' heel,普鲁士和法国好几次都占领过汉诺威。……..
            这本《花之语》原作者是法国作家 L. Cortambut,笔名 Charlotte De La Tour,英文版不署作者、译者姓名,序文说内文多有删节增订,加了许多英国花卉资料,严格说不宜称为英译本。书分四季编写,每季各写当季花卉数十种,知识渊博,笔调轻盈,浅浅引用经典点到辄止,比周瘦鹃写的花花草草结实得多。书后附百花含义字典,还有花草标志表和索引,整齐爽利。当年伦敦烟草店二楼书房挂着一幅古书里裁下来的一簇翠菊工笔彩图,《花之语》里说这种 China aster是耶稣会会士一七三○年从中国带种子到欧洲种植,先到巴黎,后到英国,花瓣像星星,秋季开花,英国人说正好接替入秋凋谢的夏日玫瑰。「镶了镜框是为了纪念亡妻,」老板说。「是她十几年前在菜市场里一捆旧书报中捡回来的!」那天他在读毛姆的《 Mrs Craddock》,说毛姆小说写花草树木写得细腻极了,不同季节的花树笔调都带着不一样的韵致,阴天晴天的情调也渲染得很有味道。这部小说我惦记的是女主人 Bertha的丽影不是她家老宅 Court Leys的草木。一晃九十年代了,有一回我路过河滨街,烟草店换成卖音响器材的小店,声浪吵得厉害,年轻伙记笑说店里至今还飘着一股烟草味:「老板十年前回乡下种花去了!」。
            •      (董桥)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刘荒田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14
              • 积分617361
              • 经验313194
              • 文章5294
              • 注册2004-11-26
              读邓治兄的《夜读陆游》,其苍凉贯通古今。这样的作品,堪称有根。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4
                  • 积分382750
                  • 经验39447
                  • 文章5772
                  • 注册2007-02-18
                  ……………………………………………………隐藏内容…
                  该用户发言已经被屏蔽[说明]
                  …………………………………………………………………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小土豆:感谢厚爱,给我推荐了董橋先生的文章,使我对西洋的古董书籍有了新的了解。我对文物从小就有求知的欲望,却绝对没有沾边的能力。在旧金山的博物馆里,我也看过不少世界文物珍品,大开了眼界。对比起来,我们中国的古籍非常高雅纯朴,却没有西方这种精雕细凿的珍品书。其原因,恐怕一来是技术上的差别,二来也有士大夫的欣赏趣味不重雕饰所致吧。很有意思。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4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荒田兄过誉了,看到你领奖的照片,实在为你兴奋。祝贺你!!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4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6
                        • 积分447770
                        • 经验69108
                        • 文章8085
                        • 注册2009-05-28
                        小红,《圣经》在公元前就出版了吗?
                        邓治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
                        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山西乔家大院联
                        在线情况
                        4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财富7
                          • 积分689005
                          • 经验148181
                          • 文章9466
                          • 注册2005-07-12
                          中国历代其实亦有不少古本流传, 只可惜更多的是毁于兵燹, 令人握腕.
                          二来是欧西各国, 自文艺复兴以还, 多鼓励广开民智, 百花齐放, 出版事业蓬勃, 而言论自由, 鲜有因言遭祸者, 学者地位超然, 远非”天子呼来不上船”而止. 国家亦以藏书丰富为荣, 大都会以著作丰盛为誉. 如此民风, 爱书之人能少?
                          爱书人多, 著书自有人在, 书藉琳琅, 藏书者亦不缺. 愿中国海内外有一天以著书,藏书,  看书为傲, 则民风不教自淳.
                          美华文学论坛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25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8 queries.